阅读历史 |

第134章 巴斯托涅(1 / 2)

加入书签

第135章巴斯托涅(第四更,求订阅)

四四年岁末的西欧,有点儿像是东欧!

整个西欧都遭遇了五十年不遇的寒冬,刺骨的寒风、凌厉的暴雪,让人怀疑是不是到了俄国。

这一年的冬天来的很早,雪下的很大。

才十一月的法国北部就已经下起了大雪。

虽然雪很大,天气很冷,可是人心却是滚烫的。

半年前的6月6日,诺曼底登陆开始,短短两个月内,盟军很快就从德军手中解放了法国和比利时的大片地区。

盟国上下都笼罩在胜利的余波中,压倒性的胜利,使得盟军中有人开始认为,战争就要结束了。好像挺进第三帝国的本土,只是个时间问题。

短短半年之中,德军就在西线损失了45万士兵,而且还损失了大量的武器。对于“秃鹫们”来说,德军的损失显然是件好事——战场上到处都是被遗弃的武器弹药。

秃鹫,是法国人对盟军司令部特遣队的蔑称,不是因为他们的不死鸟臂章,而是因为这些家伙,就像秃鹫一样,会在战斗结束的第一时间,在战场上捡拾德军遗留下来的武器弹药。别说是坦克了,甚至就连同散兵坑里散落的弹链,也会一个不落的通通拾走。

“他们就像秃鹫一样,贪婪的搜寻着战场上遗留下来的一切!”

不过现在,他们的好日子到头了——盟军攻势遭遇上了近五十年来最为冷酷的寒冬,在德国的边界沿线,在齐格菲防线附近陷入了泥潭,停顿了下来。从萨尔到亚琛,进行了一系列的血腥战役,但除了不断增加的伤亡人数外,却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盟军的进攻受挫,特遣队自然也就没办法打扫战场,只能就近驻扎下来,等到盟军恢复进攻后,再执行搜索任务。

在通过往阿登山区的道路上,坐在吉普车里的李毅安,看着窗外被大雪笼罩的山林,眉头皱成了一团儿。

阿登……

嘴里念叨着这个字眼,李毅安的脑海中所想到的就是德国人要西线最后的反攻——阿登反击战!

那是三德子最后的反攻,也是最后一次机会。

小胡子狂妄到什么地步——用二十五万军队进攻75万盟军,而最要命的是什么?

是他还差一点成功了。

如果恶劣的天气能再持续几天,如果美军能像法国人一样崩溃,而不是负隅顽抗的话,或许,他真的会成功——再一次把盟军赶入大海。

可最终,小胡子还是失败了。

好吧,这些都和李毅安没有任何关系,现在他来到这一带,是为了把第六、第九,第十三个搜索大队撤下来。

三个搜索大队,那可是足足六千人的队伍。

整个特遣队30%的力量,都在这一带——为了尽可能多的搜集武器,搜索队一直紧随盟军的脚步,而盟军在比利时、卢森堡一带进军速度快,特遣队自然投入了更多的力量于北部地区。

结果,他们就到了阿登,现在三个搜索大队,都在阿登山区数鸭子呢。

“要赶紧把他们都撤下来。”

裹紧身上的M43防寒风衣,李毅安在心里盘算着时间。

眼下是11月27日,历史上,德军是12月16日发起的进攻,也就是说,自己差不多有二十天的时间。

“只要把部队撤到梅斯,就安全了,打仗的事情,还是交给美军吧!”

心里这么寻思着,透过车窗,李毅安看到了一个路标。

“巴斯托涅。”

看到这个路标,李毅安的眉头一皱,这就是他此行的目的地。

在另一个世界,巴斯托涅的大名,但凡稍微了解二战的人都知道,这里是整个阿登战役的关键所在——这个比利时的小镇,从开战之初就成了双方都关注的焦点,德军机械化部队的快速机动必须依靠道路,而阿登山区的7条公路都经过巴斯托涅,所以德军必须夺下这里,盟军也必须守住这里。

李毅安之所以来到这里,是因为,搜索队要撤下来,也必须要通过巴斯托涅。

“巴斯托涅……”

嘴上念叨着这个地名,不知道为什么,李毅安的心里涌起一阵不安。

“没事的,还有小二十天呢!”

心里这么想着,车队继续向小镇行驶,

十五分钟后,一队由吉普车和卡车组成的车队慢慢的驶入了巴斯托涅,这里只是一个比利时的小镇而已。

与法国北部前线巴顿的第三集团军不断的进攻不同,阿登地区是个“幽灵前线”在这个寒冷安静的地方,发射炮弹往往是为了校准,巡逻队探测敌人战线也只是为了训练。虽然都在彼此步枪射程之内,德方人却静静地看着美国人吃饭,美方人则眼睁睁地看着女人在傍晚的时候,溜进齐格菲防线的碉堡里。两个多月以来,双方都在休整,相互察言观色,彼此都避免招惹对方。

这里由美军的六个师守卫。但其中的三个师都是新兵,被派遣到阿登地区,就是是为了“挂点彩”而已。也就是说,这三个师需要在战斗烈度不强的地区经历些小仗考验,再被派去参加大仗。而另外三个师呢,则个个都疲惫不堪,已经在历次作战中大伤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