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下三滥的手段(1 / 2)
“成大人啊,您的心肠之硬,实在是令人发指!我们大人不过区愿望,想向您暂借几台用于灌溉的水车,以解百姓燃眉之急,您却丝毫不讲情面,对这位心怀苍生、昔日越平科举战场上的佼佼者,如今虽仅居七品小官,但胸中丘壑比肩山河,无私奉献,无怨无悔,您怎可对他下此狠手?”
言语间,每一字每一句都饱含着情感的波动,试图唤醒在场人心中的那份共鸣。
白逸屈膝跪地,紧邻杨君行,干号之声响彻四周,却未见一滴泪水滑落,其表演之精湛,令人心生叹服。
“我那可敬可叹的大人啊,明明知晓民生之路满是荆棘,却仍旧义无反顾地踏入这片泥潭。我曾无数次提醒,这世间人情凉薄,各自顾门前雪,为何大人您总是充耳不闻?”
语毕,他抬头望天,仿佛在对天发出无尽的质问。
杨君行则静卧尘埃,双眼紧闭,面容平静,似乎对外界的喧嚣不为所动。
只有在白逸那撕心裂肺的哭号声达到顶点时,姜美君注意到杨君行微微动了动手指,似乎是想掩住耳朵以避喧闹。
白逸的哭诉声渐渐转为尖锐的指责,矛头直指成轩:“成大人,倘若我家大人有个万一,这罪责您可承担不起!我虽位卑言轻,但绝不会让我家大人白白蒙冤,我将不惜一切代价,将此事上达天听!”
这番话掷地有声,透露出一股不容忽视的决心。
面对白逸的强烈攻势,成轩的眉头紧锁,头痛不已,深吸一口气以图稳定情绪。
“休想把我当成无知小儿!”
他厉声道,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悦。
白逸心知肚明,急忙收敛神色,目光闪烁不定,“大人言重了,小人不敢。然今日之事,不论大人您是否承认,事实就摆在眼前。而且,我这里还有见证人。”
说话间,白逸的目光突然投向了一旁的姜美君,仿佛是在宣告什么重要决定。
姜美君心中一凛,不自觉地抬头,目光与成轩相遇。
她深知,这突如其来的“证人”身份,对她而言绝非幸事。
成轩咬紧牙关,似乎是在极力克制内心的烦躁。
“直说吧,你们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他的话语中透着无奈,却也藏着一份不容忽视的强硬。
白逸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胜利者的骄傲:“其实,今日之事本不必弄得如此尴尬。我们大人最关心的始终是百姓的福祉。只要成大人您愿意提供十架水车,并派遣一名熟练的木匠协助维修,大人定不会纠缠不放。”
依旧是那个简单却直接的要求,而成轩内心暗自惊叹,竟有如此“另辟蹊径”的县令,不禁苦笑。
“木匠我可以借给你们一个,至于水车,最多只能五架。”
最终,他还是选择了退让,尽管这并非他的本意。
白逸的眼中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喜色,正欲开口答谢,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原本看似昏迷不醒的杨君行猛然坐起,神情焕发,没有半点虚弱的迹象。
“君子一诺,重于泰山。”
他言辞坚定,与白逸相视一笑,随即起身,满心欢喜地筹备搬运水车之事。
而成轩,独留原地,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脸上的表情复杂难辨,既有对这场“博弈”的无奈,又似乎有一丝对杨君行独特行事风格的欣赏。
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身上,为这场略带荒诞的插曲画上了句号。
姜美君嘴角微微上扬,眼睛里闪烁着笑意的光芒,却硬生生地克制着,不让笑声泄露。
她心里暗自感慨,原来古代的官场人物处理起事务来,竟也这般平易近人,与寻常百姓无异。
在道理讲得通时,自然和风细雨;一旦陷入僵局,也会不吝于施展些小机智,略施手腕。
这样的行事风格,既接地气又带有一丝令人意想不到的俏皮,让人不禁心生亲近之感。
成轩心中满是憋屈,眉头紧锁,几乎是咬牙切齿地抱怨起来:“堂堂平县令,怎会堕落到做出如此低劣的行径,实在是有辱斯文,颜面扫地啊!”
话语间,一股难以言喻的无奈与愤慨溢于言表。
姜美君闻言,连连点头附和,眼中闪过一丝同感,“对对对”,简单几个字,却包含了对成轩情绪的深刻理解。
随后,她温声细语地对成轩解释说:“婶婶您应该是来找夫人的吧?真不好意思,让您久等了。不过别担心,据我所知,她应该很快就会回来。”
说话间,成轩深深吸了几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波澜,神色逐渐恢复了往日的从容,对着姜美君礼貌地点了点头,表示感谢。
正当姜美君转身返回花厅之时,恰逢郑程华怀抱着小成奕,一脸匆忙地踏入门槛。
成轩则在此刻向众人告辞,他深知自己肩上的重担,必须尽快赶去监视那两个行为不当的官员——杨君行和白逸。
想到他们竟然能想出碰瓷这样下三滥的手段,成轩不禁忧心忡忡,生怕他们还有什么更为过分的计谋。
果不其然,当他抵达现场时,正好撞见杨君行和白逸正在组装最后一架水车,脸上挂着得意洋洋的笑容。
面对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