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38章 尽在掌握(1 / 3)

加入书签

北赵发兵,大大出乎了姜泰的意料,他之所以听取大尚臣的谏言,选在此时实行与东豫建交的计划,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便是北赵一年前才遭遇了败仗,虽然赵帝当然不至于被东豫吓破胆,然而士气受挫,应当没有胆气动用举国兵力硬袭潼关。

当姜泰确定这次的主将竟然是三川王后,他更加笃定了自己的判断。

如果北赵真决定调用举国之兵和北汉决一死战,赵帝当然不放心将兵符交给三川王,北赵现在的储君,也不可能坐视三川王具备能够撬动他储位的实力,赵帝这回发兵,应当是以威慑作为首要目的,可不高氏游说他那头脑简单的生母,谏言他处杀神元殿君。

这场战争,他并非必败无疑。

让姜泰犯难的是他手中的“棋子”有限,更兼外敌在前,内患也势必蠢蠢欲动,因此如何布局也就成为了胜负关键。

关于北汉应该如何布局,司空月狐现也正在考较瀛姝。

原本是殿君正就此问题跟瀛姝讨论,瀛姝却不知北汉共有多少兵力等情况,便连纸上谈兵都缺乏了基础,更别说他们之前是经褒斜道走汉中,瀛姝虽然了解过北汉现在主要的四大关塞,但真正见识过的也只有位于西岐的散关,因为汉中现属北汉的领域,散关又位于汉中至长安之间,就不属真正意义上的边关了,驻兵仅只数百,因此瀛姝虽然见识过散关的情形,却不能“套用”于别的关防。

殿君知道心宿君更加了解个中详情。

她却怯于直接向心宿君请教,委婉表示希望瀛姝出面,相请看上去一点都不好为人师的心宿君加以指点,瀛姝却也乐意被殿君“利用”,谁知道,司空月狐却一本正经考较起她来。凉亭里,几案上,笔墨纸砚,司空月狐执笔吸墨,草草几笔就画出了北汉几座关隘的简图,用文字标明。

“北赵攻北汉,潼关、武关必然不难失守,但这两座关隘都足称为天险,而且从长安调兵驰援及时方便,这两座关隘平时分别有一万部镇守,北汉驻于长安的禁军共八万余,兼之各大部首府邸所拥的京兵,能够凑齐十五万余。

除了京中这十五万人马,北汉分布于关外藩部的兵力共计二十万左右,可需要注意的是,藩兵其实是兵民共计,战斗力的强弱得具体看属于何部统管。”

司空月狐要考较瀛姝,当然要先告知北汉基本的兵力情况。

“冉氏部之所以让姜泰如此忌惮,除了在长安所拥的一万京兵之外,现在驻于甘州的藩兵,仅主力兵都有三万余。”

瀛姝现不必考虑冉氏部对姜泰的威胁,她问:“我能这样理解么?北汉现共有三十五万余兵力,但除了十五万京兵,其余的二十万兵力如果都投入战争,万一大败的话,京畿之外,甚至都不剩多少民众了?”

“可以这样理解。”司空月狐颔首。

事实上羌部之前,军兵和民众一直不作区分,男子一般在十五以上,就直接算为兵员,妇人及十五之下的儿郎,其实才属于民众。

就北汉的情况,举国之战不是那么好打的,三十五万人尽数投入战争,别说被全歼,哪怕被歼灭一半,损失惨重的程度,恐怕都足够造成灭顶之灾了。

“北汉现在的精锐,分为四部分,其中一部分驻守于汉中,这是为防范大豫,再有一部分,驻守潼关,防范的是北赵,一部分驻守于萧关,防范的是北晋及北赵,剩余的一部分驻守于武关,防范的是北赵、大豫。”瀛姝一边说,一边分析:“现在是北赵起兵,虽然主力冲击的是潼关,可北汉却不能把萧关及武关的兵力撤回全力支援潼关,因为必须要防范北赵分兵萧关及武关,北赵如果分兵萧关,可与北晋联合,分兵武关的话,与大豫联合比较适宜。

北晋与北赵一本同源,北汉根本不用想破坏这两部之间的联盟,因此萧关的精锐非但不能抽调,甚至还要考虑增补,但因为萧关于现在的情形而言,并非迫在眉睫之险,可调藩兵增补,甚至可以佯作出关抄袭北赵,以解潼关之急。

北汉其实如果跟大豫

联盟,就算不撤汉中的驻兵,但可以请求大豫出兵,防范北赵偷袭武关,这样一来,其实十五万京兵完全足以保住潼关不失。”

神元殿君努力消化着瀛姝这番分析,不免有些沮丧:“这样说来,北汉轻易就能化解这场看似突然的殃难?”

瀛姝笑了一笑。

司空月狐挑眉看向她:“继续说。”

“关键是大豫和北汉现在并没有联盟,而北赵虽然兵出函谷关,进攻潼关是夺下长安的最佳捷迳,然而宛城现属北赵统辖,北赵大可从宛城出兵争取拿下武关,武关若被拿下,长安同样保不住。

北汉十五万京兵,就得一分为二,同时,不得不防范大豫趁虚而入攻打汉中,如果是我,汉中的守兵势必不会擅动,我会调冉氏部的三万藩兵于散关,倘若汉中有难,及时驰援。潼关易守难攻,留五万部增援,另十万部京兵,重点驻防武关,如果只是死守,未免陷于被动,可以派遣两万部,出武关向宛城进发,试探北赵如何应对。”

司空月狐觉得这场考核,瀛姝达到了合格线。

却一把抄起桌案上的草图,用火折子点燃,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