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37章 瘆得慌(1 / 3)

加入书签

刘兴武听问话,略显讪然,挠着脑袋的转过脸,“我……”

“问你呢,看我做什么!”

刘庆来抬腿就是一脚,“俩孩子快跑没影了,还不快点!”

“哦!”刘兴武冲秦向河腼腆笑笑,接着,撒丫子,就往又从远处追狗跑来的大宝和妞妞迎去!

“熊孩子,有什么用,话都说不利索!”

瞧刘庆来发脾气,秦向河问,“兴武怎么了?”

“就是看他烦。这读书读的……唉,还不如像泥冬,早点退学在家里摸鱼掏鸟呢。”刘庆来叹气。

秦向河听到这话,笑呵呵的看去一眼。

原来。

刘兴武去年就是高中毕业班,高考时,太紧张,发挥失常。

当然,这理由是刘庆来对外宣称的。

没考上学校,刘兴武就准备复读一年。

这一学期要过去了,几次摸底考试,分数一次比一次低,而且,复习也越来越没劲头。

眼见于此,刘庆来干脆让大儿子退学回家了。

刘庆来下意识掏出烟,点上,“这孩子,就嘴笨,聪明还是聪明的。夏天考试考砸了,现在心不用学习上了。”

路上不断有人骑自行车经过,到跟前,又都纷纷下来跟两人打招呼。

遂领着秦向河往一旁斜坡上去。

站在坡顶,一眼就看到大猛家的小卖部。

如今,这小卖部比镇上最大商店,都不遑多让。

每当工厂一下班,几百人蜂拥而出,不少,都喜欢往小卖部拐一拐。

渐渐,都形成下班后的生活习惯了。

到小卖部这里,看大猛又进了些什么新东西。

有好吃的,顺便买些回去,再给老人、孩子带点零嘴子。

家里缺什么生活用品,甚至大件,如电视、自行车,基本上是应有尽有。

关键,大家在村里工厂上班,工资拿的比城里人都高,还会随着城里涨工资跟着涨。

刘庆来套用秦向河的话,就是这些工人购买力,远超过县城。

也因此。

挨着小卖部旁边,另有人摆起了修车摊、修鞋摊……

“你看那边。”

刘庆来扬手指去。

小卖部过去的晒场,搭着简易棚子,摆了两、三个摊子。

“那是大东子和老奎家的地方,我准备和他们谈谈,把那些地方让出来,像镇上一样,多搞几个摊子,你说行不行?”

说到这,刘庆来扭头问,“广山说,工厂划出的那一块空地,就是在平地基的那块,准备建一栋四层高的大楼,说要做十三香研什么中心?”

秦向河答道,“是研发中心。十三香调料以后要不断改进,产品也太单一,等大家生活好了,调料需求也会多样化,厂里准备做一些别的产品,像酱油、蚝油、味极鲜这些。”

“味极鲜?是什么?”

呃。

迎着刘庆来问询眼神,秦向河一顿。

刚刚脱口而出,都忘了,现在市面上并没有味极鲜这种调料品存在。

应该还没有发明出来。

反正他是没见过。

对“求知欲”旺盛的刘庆来,他只得打个哈哈,“也是一种调料,提鲜的。上次经过哪,看到过。”

“对、对,就是要多点产品。最好每样都能卖的跟十三香一样火。”

这事此前听过秦广山说起过,但刘庆来觉得,没有从秦向河嘴里说出来,让人激动。

他往东边工厂位置一挥手,“要盖什么工厂,你尽管提,没地方,我去镇上、去县里闹,都给你把地要足了。”

秦向河笑声,“那我先谢谢庆来叔了!”

“咱叔侄俩,谢什么谢。”

刘庆来丝毫没得便宜卖乖的觉悟,接着又问,“这什么研发中心的,要招不少人吧?”

“至少几十个。”秦向河想了想,“不过,这些怕得去城里招,需要有技术、有知识的。”

“对,是这个理。咱开那么多工资,还怕城里人不来吗!”

刘庆来对十三香厂,现如今可是自信的很。

整个宿阳,就没别的地方,比茅塘外地车还多的。

随后,他又转向大猛家小卖店,接回之前的话题,“咱们厂里那么多人,以后更多,还有城里人来。我就想啊,把这边给弄起来,多开几个店,让大家有钱了,也有地方花,也花在咱茅塘!”

“这主意好。以后,说不定比镇上还热闹。”

秦向河赞同。

转脸看了下,刘庆来滑头是滑头,但作为村长,也算尽职尽责了。

“我就只能锦上添花。”刘庆来摇头,“没有你这工厂,主意再多也没用。不说咱茅塘,就是周边这几个村,提到你,哪个敢不竖大拇指的。也是现在这个年代,搁古时候,那都得给你竖一个长生……”

“得,得~!”秦向河连忙给打住。

瘆得慌!

再说下去,要给他弄碑上了。

“呵呵,我就是这么一说……”

刘庆来跟着笑起来。

余光瞥到,大路上追小狗的大宝,忽被路边树枝给绊了下,踉跄跌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