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二十七章 明达的修行(2 / 3)

加入书签

到她的呼吸是有规律的,一吸未尽一呼即出。

这种呼吸与睡眠方式也是李道长传授给她的。

现在的小兕子就连睡觉都是在治病。

李丽质道:“皇兄,兕子怎么看都不像是先天有缺的。”

李承乾观察着正在睡眠的妹妹,收回目光若有所思道:“看起来确实是这样。”

午后的太液池恢复了安静。

小憩之后,李承乾坐在别苑内,看着这些天从西域送来的军报,以及当时西域战事时的种种记录。

翻看着一卷卷记录,看到了张士贵当时应对西突厥骑兵的策略。骑兵作战主要战术穿插迂回之间的运动战。

李承乾恶补着相关的兵法经验。

中原的战争不像在草原,所用的战略不同,骑兵在草原的作用也与城池战不同。

李世民喝着茶水,走到儿子身边,问道:“看得懂吗?”

李承乾道:“有些复杂,不过看起来简单实际运用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

看着儿子谦逊的态度,李世民原本挂在脸的笑容,又消散了一些道:“回鹘人与突厥人的本事很好。”

李承乾道:“所以要将他们本领利用消化起来,并且汲取经验之后为我们所用,父皇以为呢?”

李世民沉声道:“你考虑得很长远。”

“儿臣是储君,自然要考虑得更远一些,先前攻打高昌之时,儿臣的粮草布置有不够好的地方,往后是需要调整的。”

李世民端着一碗茶水又离开,坐在了妻子身侧。

长孙皇后道:“承乾如此用心,陛下应该高兴才对。”

李世民放下茶碗道:“这孩子就是太注重基础,就如箭术,他说箭术的基本功要练好,长年累月他竟然练了四年之久。”

“陛下是觉得承乾不该注重基础吗?”

李世民咽下茶水道:“说不不好。”

长孙皇后道:“陛下是觉得承乾的心气不够高?”

李世民神色凝重地又不言语。

李承乾翻看着这些军报,忽然联想到后世的蒙古是怎么推平欧亚大陆的,笨重的重骑兵与轻便的蒙古骑兵,又是怎么打仗的?

这些问题与眼下的对外战争来看,好像又没有特别明显的参考意义。

关中入秋后,裴行俭与薛仁贵住到了渭南县,苏定方将军将口信送去给河东士族之后,柳员外就亲自带着女儿来与薛仁贵成婚了。

身拥有军职的薛仁贵与裴行俭,如今已然与当年不同了。

当苏定方的消息送去之后,柳员外的市侩与精明告诉他,现在这个薛仁贵绝对不能小看。

渭南县正在举行一场大婚,在一间不算大的宅院前,薛仁贵迎娶了柳氏这个妻子。

当苏定方将军来主持这场婚事,裴行俭见到了当初如何桀骜不驯的柳员外,在大将军面前要多卑微就有多卑微。

这让裴行俭明白,这世道依旧变化不大。

等宾客散去之后,婚事便结束了。

裴行俭坐在渭南县的县衙,张大安正在县衙的一棵树摘着柿子,他将柿子一颗颗地摘下来,用竹篓装起来。

裴行俭看到门前也放着一筐柿子,问道:“当年怎么没看出这颗柿子树能够结果这么多。”

与裴行俭年纪相仿的张大安笑道:“怎么?现在你后悔辞去县令一职了?不过你后悔也没用了,下官是渭南县的县令,这颗柿子树的果实也归下官所有。”

张大安依旧摘着柿子,他是一个很勤快且务实的人。

当初辞官之后,裴行俭就相信以京兆府的眼光,张大安这个人比自己更适合当一个县令,也能做得更好。

张大安从这棵树摘了两筐柿子,他脱下粗糙的外衣道:“如你所说当初这颗柿子树结不出这么多果实,后来让郭寺卿来看了看,他说是屋檐太高了,挡住了阳光。”

“去年冬天,下官将那片闲置的屋顶拆了之后,今年就得到了丰收,郭寺卿将这棵柿子树治好了。”

裴行俭现在所住的家在县衙边,这是张大安特意安排的,而薛大哥的家在渭南县的另一头。

当初一起出来的河东三个好友,明礼大哥还在为卖出蜜水寻求机会,往后薛大哥要在张士贵将军麾下做事。

三人的距离也就更远了。

往后各自有各自的事,裴行俭忽然觉得有些失落。

张大安将两筐柿子放在一旁,道:“郭寺卿说过,粮食一直伴随着我们,这么多岁月了,人已经换了很多次,可这些粮食从未变过,这世间的道理也是这样的。”

裴行俭疑惑道:“张县令,你要当圣人了是吗?”

张大安忽然一笑道:“我成不了圣人,圣人也不会当县令的。”

裴行俭苦恼地叹息一声。

渭南县确实在张大安的治理越来越好,今年渭南县与咸阳县要竞争关中模范县。

而关中的种种举措正在推广向洛阳,往后在洛阳各县也会兴建崇文馆。

太子高居朝堂,可偏偏又是一个注重州县建设储君。

一边建设,一边要将一切欠缺的条件都补,如果以往的州县制就是一件破破烂烂的衣服,那么京兆府现在所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