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六十七章 太子大婚(感谢季夏初一的盟主打赏)(1 / 3)

加入书签

听到是选王妃,李泰与李恪的神色都有些紧张。

李承乾道:“先不用着急,坦然接受就好了。”

李恪将茶碗中的茶水一口气饮下,道:“我们兄弟姐妹都听皇兄的。”

李泰沉默不言,手中的茶碗刚刚拿起,又有些迟疑地放下。

“今日不说这些,这些天孤也不想去朝中,一出东宫就要面对群臣的道贺,很是烦人。”

李恪笑道:“换作恪,也会烦。”

李泰低声道:“不过皇兄的正妻已定,宗室众人倒是安心了不少,往后他们对东宫的揣测也会少许多。”

李承乾给两个弟弟续茶水。

李泰与李恪都端起碗,接着茶水。

“近来你们的事如何?说说吧,这些天也没见朝中呈报。”

李泰回道:“入冬之后淤地坝的建设都停工了,过了汛期之后,五座淤地坝,三座有了损坏,来年还要再加固一番,等来年入春再开工,这关中入冬之后,河中都是冰渣子,不好让人下水。”

淤地坝的建设虽说磕磕绊绊,也是因先前的经验不足,就算是有工部帮衬,还是有许多问题。

“淤地坝边的淤地已有了些许成效,来年能否再种一些作物。”

李承乾点着头。

李泰又问道:“郭骆驼什么时候回来了?”

“不知道,可能是明年,也可能是三五年之后才会来回。”

说起现在留在西域的郭骆驼,李承乾是真的不知道他何时回来,他此去西域一是为了在西域大规模的种植棉花,二是为了大规模开挖坎儿井,在西域的那些荒漠建设更多的绿州。

这是一项庞大的事业,他想要用坎儿井在西域造出更多的绿州,让西域有很多的地下沟渠,甚至是在西域种树。

总不能将他召回来,不能让郭骆驼的事业在起步阶段,就让他就此戛然而止。

再看向李恪,听他说起这些天奔走各县的事。

支教的夫子在偏远的几个县过得并不好,有几个支教的夫子只能住在草棚中,草棚还是自己搭的。

就这么践行着支教事业,这些人很辛苦,有一些人已放弃了,他们打算参加明年的科举。

这一点从褚遂良的账目中就可以看到,发放的月例钱少了很多。

总归是有一部分人,坚持了下来。

不能指望所有人都吃得了委屈,总会有一些被淘汰的。

李承乾道:“来年会让他们完善一些规矩,尽可能解决支教夫子与各县之间的矛盾。”

李恪递一份名册,道:“皇兄这是几个乡县刁难支教夫子的行状。”

李承乾打开名册,蹙眉看着。

“恪按照皇兄的意思,在各县走动,能解决的矛盾恪与刘仁轨,权万纪安置好,但总能有一些冥顽不灵的人,他们从中阻挠,甚至煽动乡民。”

“刘仁轨与权万纪可还安好?”

“回皇兄,奔走各县时他们都是劝说为主,若实在不听劝说,也只能作罢了,现在刘仁轨回了咸阳县,权万纪正在恪的府。”

李承乾放下名册,交还给李恪,吩咐道:“让许敬宗去办。”

“喏。”

见李恪的神情多有挫败,李承乾道:“你觉得你没有做好?”

李恪稍稍点头,“是恪小看了这些事,原以为会很容易。”

“尽力就好。”

“恪明白皇兄的用意,乡县之间的有些事要是能温和解决最好,可这份名单一旦送去京兆府,落在许敬宗的手中,恐怕又会有许多县官被换下,或者是被责罚。”

“让皇兄见笑了。”李恪低着头,道:“恪还是没有办好皇兄的嘱托。”

“无妨,伱若是想要接着奔走各县,依旧可以,这件事无关朝中安排,也不是父皇的旨意,全看你自己。”

李泰也是沉默不语,稍稍眯眼看着李恪,等着他的回话。

好像做了一个很重大的决定,李恪思量良久,回道:“皇兄,恪愿意继续这么做。”

李承乾瞧着他,又道:“怎么,不想去扫平天山了?”

“恪当然想出征打仗,可自从奔走各县以来是恪学会最多一年,明悟最多的一年,恪学会了很多事,也明白了乡县诸民的生活与他们的烦恼,还请皇兄再给恪一次机会,让恪再奔走几年。”

雪花从兄弟三人眼前落下,崇文殿前很寂静,偶尔还能听到爷爷睡觉时的鼾声。

李承乾在冷空中长长呼出一口气。

李恪再道:“若边关需要,恪义不容辞,穿战甲即便是孤身一人,也愿去杀敌。”

李承乾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大唐还会有战争的,不缺让你立军功的机会,我们都还年轻,还有很多机会,既然你还想继续奔走各县,来年除了关中,去洛阳也走走吧。”

“来年科举之后,崇文馆还是招收夫子,这一次的规模会更大,朝中准备了数万贯钱,不仅仅是各县,还要派去吐蕃与安西都护府,建设崇文馆。”

看来皇兄是要将崇文馆的扩张,坚持到底。

想到皇兄的野心与图谋,李泰神色凛然。

送走两个弟弟,李承乾给爷爷的被褥盖紧边边角角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