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一十七章 稚奴的事业(1 / 3)

加入书签

晋阳公主一番的话言罢,钦天监内特别安静。

李淳风又是无奈一笑,道:“老朽真是离开长安太久了。”

“孤恭贺李道长,著书传世。”

“仅是平生所学,殿下见笑了。”

小兕子手执拂尘,又道:“明达可以学吗?”

李淳风将一卷书放在桌,道:“可以学。”

很简单的三个字,大有一种书给你,你自己去学的意思。

小兕子也习惯了道长的这种态度,便捧着书,她迈着步子走到钦天监门口,迈步过了门槛,就坐在钦天监门口的台阶看着书卷。

偶尔有三两个官吏路过,看到这位晋阳小公主都是笑着行礼。

小兕子坐在阳光下看着书,很是专心。

因东宫的教导,坐在昏暗油灯边看书是不好的,能在阳光下看书就不要在屋内。

此刻的明达正从道长的书卷中汲取着这些生涩难懂的学识。

钦天监内,李淳风拿出一张图,这张图画着的是一个罗盘,每一行每一列,在表格中画着罗盘。

当李淳风将它挂在一个木架,拉动一旁的绳子,木架缓缓升高,这张图的全貌这才显露出来。

图很大,李淳风将八卦方位当作了坐标,在每一个坐标画了罗盘。

这就是一个巨大的表格,表格内部是罗盘的方位与指向。

李淳风解释道:“贫道在各处纬度进行了水盆实验,浮在水面的叶子转动偏移与转动的方向做了记录,越是往南偏移就越小,而越是北偏移就越大。”

李承乾微微颔首道。

李淳风抚须道:“由此可见我们的大地是在转动的,并且大地的弧度是不同的,就像是一颗转动的球,只是我们感觉不到而已。”

原来李淳风离开长安这一年走了这么多地方,南渡过了长江,往北到了辽东。

只不过李淳风都是用道门的语言来解释这些变化,他还有些自己的想法。

等李承乾从钦天监出来,小兕子这才跟脚步。

“走路的时候不要看书。”

闻言,小兕子听话地将书卷收起来,将书卷与拂尘一起抱在怀中,她问道:“皇兄,李道长还能更进一步吗?”

李承乾领着她走回东宫,道:“不知道呀。”

她又道:“妹妹也想与李道长一样厉害。”

李承乾无奈一笑,道:“好呀,但你要从眼前的学识开始。”

“嗯。”

贞观十六年的春天,到了谷雨时节。

在田地里劳作的人明显比以往少了,在作坊中劳作的人更多了。

甘露殿内的物件已换了一批,至于那些损坏的物件也都全部收纳了起来,等陛下回来了再做处置。

甘露殿外,李承乾听着于志宁的禀报,都是一些朝中的闲言碎语。

大方向,关中一直秉持着轻作坊与农业并行。

工人的群体依旧没有出现在唐人的认知中,但也许用不了多久。

如今工匠的薪酬越来越高,属于大唐的工匠阶层正在往技术化转变,反而现在的工匠不再追求美观,而是在追求实用性与技巧。

纺车已改进了六次,甚至还有人提出了缝纫机的雏形,只是提出了想法而已,处于一种设想中的技术,那种机器也一定是造价昂贵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嘛,制造工具与生产工具的重要性一次次被提出来,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也就是现在工匠们与那些学子们,他们时常将这句话挂在了嘴边。

这就像是李淳风道长用道门的语言,来解释大地的自转。

更多的唐人也会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来解释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

于志宁道:“殿下,已是农忙时节,田地里劳作的人却比往年更少,而作坊内的人越来越多,有儒生说关中再这么下去,关中人都要饿死了。”

李承乾摇着手中的蒲扇,看着甘露殿边的一片新开的花朵,道:“现在粮价几何?”

“回殿下,斗米九钱。”

“又涨价了?”

“是。”于志宁应了一声,发现太子殿下似乎对这件事漠不关心。

他又拿出一卷布绢,道:“天竺王的国书送到了。”

李承乾轻描淡写道:“放边吧。”

“喏。”

只是说了这么一句话,太子殿下并没有去翻看。

于志宁又道:“太子殿下,杜荷公子要回长安了。”

“嗯,孤知道了。”

直到于志宁跟着太子去了少府监,那卷天竺王的国书就放在桌没有人去翻看它。

关中多了很多鸟鸣声,鸟儿也都回来了。

李治与李慎走在田地里,他们将一个轻便的风车放在田地间,等风车转动带动后方的两根木头,当木头因转动碰到下方陶罐,清脆响声便传出。

三个老农古怪地看着这两个穿着华贵的少年人。

十四岁的李治看着风车转动,也听着陶罐被敲响的动静,对一旁的老农道:“诸位,只要有了此物,就可以赶走前来吃粮食的鸟雀与老鼠。”

李慎很苦恼,皇兄总是造一些看起来有用,又没什么大用的东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