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他的长相(1 / 3)

加入书签

第29章他的长相

江城饲料厂。

主管销售的林主任跟对面高大的男人握了握手,嘴里说着下次再见的客气话,眼睛看着对方一身匪气的样子心里感叹。这人昨天下午初次上门他还以为哪里的土匪进城呢,那一脸络腮胡子,他们这边男人很少爱留胡子,留了也不过嘴上一点。看在对方手里有条子,手续齐全,还有市长秘书给他打过招呼的份上,他才出来主动接待,不然他们饲料厂每天供不应求,哪缺这一个县城不知名小厂的饲料订单。

没想到这人外表不修边幅,心思却很细腻,说话做事都很有分寸,让人相处觉得舒服,人情世故也很足。

昨晚偷偷送到他家的整条华子烟和钱票让林主任身心舒畅,第二天就爽快给人批了货还让运输队尽快装车。

“林主任,那就下次再合作了。”

“行,你们厂缺饲料了再来直接找我就行。“私下收完礼的林主任十分好说话。

其实没有厂的假办事员赵平康办完事淡定大步往厂外走。一大早解决掉深山养猪场下一批猪崽的饲料问题。没了正事后。

赵平康脚步不停的赶着去解决下一桩更重要的大事。刮胡子。

原本乡下男人都不太讲究形象,有了胡子自己拿刀片刮刮,头发也是自家剃,最多赶集找集市上的师傅就很了不起了。可是赵平康觉得,还是得正式点。

这可关乎到自己第一次在韩知青面前亮相露脸。不体面可不行。

因为太重视,赵平康反而不愿意随意处理。硬是舍弃公社集市理发师傅和县城理发师傅,跟人换了理发票,眼巴巴的跑到江城来。

仿佛大城市里的理发师傅给自己刮胡子剃头能有什么特殊效果似的。这番操作出门前就让帮忙跑腿换票的瘦猴九娃两人大声嘲笑了好久。赵平康双手插兜沿着江城市区走了好几圈,最后在一家有单独店面的理发店门口停了下来。

据昨晚招待所附近公园钓鱼的老大爷说,这里的师傅可是老手艺,解放前给不少大人物理过发修过面,还给不少富太太大小姐烫过头,当时一栋楼整层都是他们家店铺。

解放后老爷子上交家产把店铺转了公私合营。店虽然只剩小小一间了,但他们江城大姑娘小伙子相亲前都要来这家理发店找师傅给倒饬倒饬,保证相成的概率倍增。赵平康这个平时意志力坚强的汉子莫名被钓鱼老大爷口中的去了这家店收拾能成功相亲找到对象迷惑。

这不,事一办完,立马带上钱票赶过来。

另一边,韩婉箐从医院出来后找了个隐蔽地方摘了一篮菜又提着去学校找徐老师。

学校开学,韩婉箐没去教学楼直接转去家属院。徐丽华中午下了课匆匆回来系上围裙做饭,听到敲门声拿着锅铲去开门,一看人就扶额“来就来怎么又提东西。”

韩婉箐进门放下篮子:“就是一些不值钱的蔬菜。”里面6个鸡蛋还是这两天空间里的鸡现下的,多了没有。“老师,我是有事才上门的,您能不能再给我借几本没看过的藏书?”乡下娱乐活动少,她除了下地和收拾空间外还喜欢读一些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来找老师前她路过新华书店还进去转了一圈,现在摆在店里的大部分都是革命语录或者红色书籍,她想看些历史、人文、生物等相关杂书,只能厚着脸皮来老师家借着看了。

徐丽华一听是来借书的,看她的眼神温柔了几分,转身带她去屋内让她自己在书架挑。

徐老师是个爱书的人,哪怕单位分的房子面积不大,她还坚持在自己卧室里打了一面墙的书柜,除了整齐摆在正中间的红书,其他书籍都按分类整齐成韩婉箐上学时就来过几次,有什么书也比较了解,她挑了一本讲唐王朝的历史书又拿了两本讲地理地貌的书。

徐丽华让她留下吃饭,韩婉箐可不敢答应,定量口粮家家户户粮食都是有限的,何况徐老师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也有自己的困难。徐丽华看着篮子里的鸡蛋想了想悄悄给学生说:“鸡蛋那么精贵下次别送了,你要是有多余的倒是可以找我小姑子,她最近怀孕了正想多换点鸡蛋。”徐丽华的小姑子在北城百货商店工作,韩婉箐下乡前换的皮箱就是对方帮忙留的,她接触过对方,是个性子爽朗的年轻媳妇。韩婉箐应了一声,知道徐老师是想介绍私人人脉让她换钱。她空间的鸡蛋后面肯定会多,家里吃不完也肯定会往外换。她不会在自家大杂院邻居之间换,但像徐老师认识的靠谱亲戚这种,她还是愿意也放心交易的。

韩婉箐借了书本来就想走,犹豫了一下还是问了一嘴:“徐老师,我记得你家有个亲戚在江城纺织厂采购科上班?”

韩婉箐这两天就在琢磨有哪些厂子会愿意买队里的桃子当福利给厂员工发。江城效益最好的厂子是机械厂、纺织厂和船厂,这三家都是规模很大的江城支柱产业。

下来第二梯队还有刺绣厂、日化厂,食品厂和五金厂。想想赵平康说的不要钱以物换物,那对队里来说,最划算的就是跟纺织厂交易。

这年头布票稀缺,城里人想做身新衣服都捉襟见肘,更别说乡下了,连碎布头都是天大的宝贝。

“纺织厂?“徐丽华愣了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