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9章 电渣重熔技术(1 / 2)

加入书签

但好在让李枭松了口气的是。

国内热电偶技术的运用。

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也就是1950年之前,就已经在开始使用,这倒是让他没想到的。

可随后李枭就发现了不对,因为在另一份资料中显示的是。

毛熊是在1950年到1969年之间,才逐渐掌握电偶技术应用的。

细查这一下李枭这才知道。

国内也好、毛熊也好,在二十世纪上半叶,掌握的只是对热电偶的使用,但还很粗浅,并不完善。

是随着不断的改善,才让热电偶技术更加成熟。

而国内熟练掌握是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这才掌握了比较成熟的热电偶技术。

这不由让李枭长长叹了口气。

“这道路且阻且长啊!”。

而这还只是提高炼制钢产量的方法,想要提高钢材的质量,达到制造发动机之类水平。

这还需要另一项技术。

那就是电渣重熔技术。

电渣重熔技术被发现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左右,但当时只是在探索阶段。

真正用在工业是在1960年左右。

像是毛熊就是1958年建立了电渣重熔车间,美帝国也是1959年建立了车间,但全面推广是在1965年。

我国则是在1958年掌握了这项技术,并在1960年建立了车间。

可以说电渣重熔技术,是十分重要的一项技术。

他不仅能提高钢铁的质量,还能提高钢铁性能。

就拿质量来说,李枭查的一些资料中就显示,采用电渣重熔技术生产的轴承钢,他的使用寿命是普通轴承的335 倍。

此外掌握了这项技术,还能让人们获得制造导弹和火箭等武器的,关键材料。

还有像是制作高精密机床,也必须用到电渣重熔技术生产的材料。

因为用电渣重熔技术生产的钢材,不仅能够彻底去除里面的杂质,更能让它的韧性更好,再加工的过程中。

才能承受住速的运动和复杂的载荷。

看着高炉炼铁技术、热电偶和电渣重熔技术,越看李枭越头痛,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

里面讲的一些内容。

他不说完全看不懂,但有百分之六七十都不能理解。

只能哪个不理解,就在电脑上查找学习。

一边查一边学,这是很痛苦的。

“这样下去不行啊!学的东西太多了”,学习了约莫能有一个多小时,李枭双眼无神。

靠在椅子上脑中早就乱做了一团。

根本就没心情学下去。

让他又感受到了刚刚接触机械工程这一学科时,那种深深的无力感,那种想要发疯的心情。

而这种感觉,这一次更甚。

想要制作出来,这涉及的知识可不是一科,就比如热电偶技术,就涉及到了物理学、材料学、电子学,这每一学科中又涉及到了好几项。

李枭怕真要这么一个个研究下去,几个月搞懂一个就不错了。

想了想。

李枭打算全力攻克“电渣重熔技术”。

之所以选择这项技术,这是因为电渣重熔技术,是提高钢铁的重要方法。

其次其它国家是在1960年左右才掌握的。

如果现在把他研究出来,完全可以换一些技术回来,就比如前面的高炉炼铁技术、热电偶技术。

至于到时候国家换不换,这就不是它能管的了。

当然了它也考虑过,如果拿这一项技术去和毛熊换其它技术,那么毛熊再后来,还会不会支援那些技术。

他也怕它这一只蝴蝶,对一些重要事情产生影响。

但他只是一个普通人。

也是以一个普通人的思维去考虑这件事,至于这项技术提前被掌握,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影响。

这个他见识太浅,想不到那些。

而那些也不用他操心,那是上面要考虑的事情,不是他要考虑的。

李枭给自己的定位很清晰,就是一个工程师、科学家,不懂的绝对不会去触碰。

想着这些,李枭关闭了查询其它的窗口。

专心查起来了电渣重熔技术。

电渣重熔技术想要掌握也不容易,他涉及到的知识点,一点也不比热电偶技术少。

像是他学的机械工程,就要掌握重熔设备设计与制造,此外还要掌握热力学与传热学、冶金学、材料科学、电气工程。

但好在查了半天。

李枭找到了讲解这一项技术的课程,有人讲解和只看资料自己去摸索,这两者可是不一样的。

前者可是能让他省下不少脑细胞。

而电渣重熔技术的基本原理。

就是当电流通过熔渣时,它会产生电阻热,而电阻热将自耗电极逐渐熔化,等到熔化的金属液滴穿过渣池,就可以起到一个提纯的作用。

之后就是最下面的水冷结晶器,它能起到一个促进金属凝固的作用,别看它只是一个促进金属凝固的作用。

但它也不好制作。

因为它必须能够承受住金属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