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2章 宴无好宴(1 / 2)

加入书签

五月十八日,驸马都尉李坚带领府军卫和左右羽林卫主力终于从西域浩浩荡荡回京。

羽林卫人数虽然比出京的时候少了不少,但是带回的缴获多啊,光是有西域良马就有六千匹,白花花的银子五十万两。

满朝文武都是喜形于色,心道:“皇帝陛下这下有钱了,下个月发工资总得发点现银了吧。”

李坚还顺便带回了帖木儿汗国的使者迪里。

这个迪里一到京城,就请求大明皇帝履行停战协议,加盖大明皇帝玉玺。

因为当时签订停战协议时情况紧急,双方都是心急火燎的,这停战协议上帖木儿汗国一方虽然盖的是帖木儿的宝印,大明一方盖的却是太子的宝印。这明显不对等嘛!

老朱一脸懵逼,连忙问武定侯郭英,才知道这臭屁儿子竟然拿着盖着太子宝印的空白谕书,不仅在西域封了两个大汗,还和帖木儿汗国私下议了和。

他有些不悦,不知道臣子无外交么?

他决定找个机会,适当敲打敲打辽王。

这天晚上,他把辽王叫进乾清宫陪他用膳,顺便问这私封外藩和私自议和之事。

辽王脸色一沉:“还是大哥体贴我,知道万里用兵,需要给几张文书,方便我便宜行事,随机应变。你要是责怪,就把那战马和银子都还给我,我再和帖木儿打一仗!”

老朱笑眯眯地说道:“既然太子允了,就是朕允了。这件事也就算了。你看,你私自出兵,朕不仅没有怪你,还让武定侯带领京军去支援你。现在府军卫和羽林军损失这么大,要不,就把你的背嵬军留在京城吧?”

辽王一脸鄙夷地说道:“看来这真是宴无好宴!你也不想想,当年离京的时候,只给了我一百亲军,连四条腿的骡子都舍不得给我一头。现在京城大局已定,我还是赶快回辽东算了,免得好不容易积攒的人马,都让你给挖走了!”

老朱循循善诱道:“你辽东这次这多人立功,等太子之事一了,后面还要论功行赏,回辽东安置也是个问题。不如把你的背嵬军留在京城帮朕扩编京军,人人都可以升官嘛!”

辽王怼道:“你还没把乌纱帽送给辽东,就提前索要好处。这不是典型的卖官鬻爵、公然索贿吗?”

辽王觉得他的便宜老爹很不地道!

但转念一想,他又觉得老朱说得好像也有些道理。

京军这次在西域作战,损失极大。要不是京军及时入援,他搞不好要被撵回哈密甚至是瓜州,做人还是要讲点良心的不是?

而且,正是因为驻防京城的京军人数太少,蓝玉才胆敢谋反。何况辽王府护卫编制确实有限,这么多将士立功,回去都要提拔,安置确实是个麻烦事。

最关键的是,辽东发展现在只能算是刚刚开好局,要想进一步发展,还需要朝廷的支持。要想得到朝廷的支持,最好的方法就是拿出对等的东西交易。

最后,他还是同意让俞靖从背嵬军中抽调二百骑兵和二百步兵留在应天充当京军骨干。

没想到,老朱又得寸进尺地道:“前几日,蜀王向朕推荐了宾辅方孝孺,这是个人才,饱读读书、忠而有谋。听说你那个长史黄湜也是颇有才干、治民有方,当初是太子送给你的。要不,你也推荐给朕呗?”

辽王问道:“凭啥,我那里还缺人哩。”

老朱又道:“现在辽东这几年都富得流油了,内地老百姓还饿着肚子哩。”

辽王虽然觉得老朱是要全方位挖辽东的墙角,但是也不得不承认,老朱说的也有道理。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辽东人口现在不到一百万,消费很有限。内地老百姓如果持续还饿着肚子,那如何扩大内需、拉动内需?如何让辽东今后生产的车辆、玻璃、香皂、油料、皮具等奢侈产品进入寻常百姓家?”

“连大臣们发工资全靠发大米,听说就连山西的堂堂晋王爷都吃不上新鲜大米,可以想想这个国家有多穷!”

辽王在心里认真盘算了一番利弊得失,郑重回答道:“黄湜可以给你。但黄湜是个干实事的,最好不要放在朝堂上。否则,喋喋不休的朝堂内斗会毁了他的。”

老朱问道:“依你之见,放到哪里是好?”

辽王认真考虑一番,答道:

“西域和辽东并称中华左膀右臂,张臂之掖,以卫国门,就给他放到河西去,负责屯田。”

“除了徐德以外,我那里还有一个叫宋有才的种地高人也可以借给你,再把原来在辽东干过的宋忠调到陕西行都司任职。”

“这几个人在辽东配合比较好。如果朝廷给他们几个好的职位,给足人马,再充分放权,两年之内解决甘肃驻军军粮自给不是问题,五年之内就可以囤积足够粮草,应对西域战事。”

老朱满口答应:“这个自然。”

过了一会儿,辽王又说:

“徐德在甘、凉二州已做好屯田示范,你想办法再移一万户百姓过去。他现在负责天山北庭故地的屯田,也需要人手支持。”

“此外,兰州以西、青海湖以东的八百里河湟谷地向来有小江南之称,听说只有长兴侯耿炳文带着不到五千人马屯田,规模太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