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0章 给书生们打鸡血(1 / 1)

加入书签

辽王亲自主持的大考终于结束了。

辽王宣布,除了三个拒不做菜的进士做了逃兵外,所有人均予以留用。

唯一的区别就是临时定的级别有所差异,五成定为八品小旗,三成定为总旗后备人选,需要半年考察期,两成直接定为七品总旗,也不管你是不是秀才。

中途退场的解缙反而搞了个最高待遇--六品百户。

正如解缙所料:小辽王果然缺人,舍不得这些人走,更舍不得他解大才子走。

离开军营的时候,辽王还在心里对比这些进士和秀才。

就考核表现而言,那些秀才其实要比进士优秀的多,但是谁会走得更远一些呢?

几年下来,北平和山东等地落第秀才来来去去,不下百人,有的是为了暂时解决温饱问题,顺便卧薪尝胆,以后再战,读取功名;有的是心灰意冷,躲在辽东舔舐伤口。

但是,就时人的眼光来看,剑走偏锋,不走寻常路,相信在辽东种田养牛就能实现经纶天下的读书人并不多。

至于那个养牛养出名气来的李犇完全是个例外,后面还要抽出时间专门找他再谈一谈。

但是现在,他决定乘大家还在兴头上,给这些秀才们打一大管辽王版的鸡血,尽量从这些秀才中再物色一些人才来。

拿定主意后,辽王又让那些陪进士们考核的秀才们围拢过来,开始激扬文字:

“你们这些秀才啊,都是在历年科举中落第的秀才,是同年瞧不上的书生,老婆嫌弃的废物,朝廷不要的人才,经历过人生最灰暗时期的秀才。”

“但是今天,经过两年的辽东实践历练和本王的亲自考核,本王在此郑重宣布,你们三十位秀才已经获得了新的人生。”

“大辽东天寒地冻,能吃得了这两年苦,本身就是一种很高的修为,你们的人生已经在不经意间高过了内地的举人。”

“大辽东地大物博,天高地阔,大有作为,再沉下身子历练几年,你们对如何农业立辽、工业兴辽、商业富辽,甚至是军事强辽将会有更深刻、更具体的认识,也会有更好的思路和方法。你们这个也远远高于内地当官的进士。”

“本王保证,只要大家群策群力,撸起袖子加油干,不出十年,松花江将成为我大明最大的粮仓,广宁府将成为大明最大的钱袋子,黄龙府将成为我大明的最大战马基地,沈阳城将成为大明的工业基地和文化中心,金州港将成为大明最大的海军基地、造船基地和贸易中心。”

“到时候,你们在各行各业、各个岗位已经充分积累了遥遥领先于朝堂六部官员的治国理政经验。”

“宰相起于州县。本王相信,十年之后,也许不出十年,你们将布满大明朝堂,指点江山,辅佐君王,让大明走向雄迈汉唐的盛世……”

辽王越讲越激动,不断向听众们抛出一个接一个的方天大饼,也不怕闪了腰,甚至连被他故意冷落在一旁的进士们也被吸引了过来。

尽管辽王讲话里面还有几个后世的新鲜名词,但是对于其中的大致意思,大家还是听得懂的,无不是听得心潮澎湃,血脉贲张,斗志昂扬。

听着辽王的演讲,方孝孺悄悄问解缙:“辽王讲的是不是大同世界,圣人之言?”

解缙说道:

“我以前以为,张载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传播圣人之言。”

“但是今天,辽王要身体力行立辽、兴辽、富辽、强辽,不仅是圣人之言,也是圣人之行。”

“试问当今宇内,敢以天下为公为理念,以能实现天下大同为己任的,除了辽王,还有谁?”

方孝孺一看,连平日眼高于顶的解缙也被辽王收服了,看来以后自己还得收起大明第一名儒宋濂门下第一高徒这个旧招牌。

演讲完后,已是晚上,辽王决定带大家到辽海盛宴酒楼吃饭,算是辽王府给京城才子们接风,也是为在辽东历练的秀才们洗去两年来的酸楚。

其实有些秀才早就达到担任断事也就是代理县令的要求,可是因为辽王不在辽东,黄湜离任,负责县长培训班的张信在人事任命方面大权独揽,中间又做了些手脚,使得他们有苦难言。

这些秀才家境大多不是太好,哪有钱送礼?如果家境好的话,恐怕还会继续在科考道路上冲刺,在内地谋个一官半职,谁愿意到辽东来忍受苦寒?

辽王率领新王朱守谦、威远侯朱大能、原靖远侯俞靖、宾辅铁炫等一帮大老亲自作陪,把一帮书生士子们激动得热泪盈眶。

进了酒楼之后,这些人如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既然是辽王府的招待宴席,这菜品、酒水自然也是一流的,有的甚至连在京城秦淮河开的分店都没有,比如那熊掌,后世虽是违禁品,在当时可是富贵人家的最爱。

还有装在玻璃瓶子里的老社长高粱酒,更是让书生们感到一种来自塞外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违和,心里也就不由自主地多想在辽东待几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