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卫崇(九)(2 / 2)

加入书签

荤话不少,当然只听董度这一句话便能明白。

但他们毕竟跟着的是朱津,平日里说话还是有分寸的。说句不好听的,哪怕是先帝那些留下来的宫娥,他们打趣打趣都无妨,但这位徐皇后,背靠着的是徐太后、徐温,乃至于京兆一带,以徐家为首的,虽然归顺朱津,却仍保有兵权的帝党。

说几句荤话,哪怕惹恼了皇帝也不算什么,但若真引得徐温恼怒,以致兵中生变,那他们掉几个脑袋也都是不够的。何况这话中还带上了朱津。

董康也很快明白过来,忙道:

“一一就是,我看你这小子,嘴上没个把门的,迟早要摔跟头!”其实董康是出言护他,但董度被当着众人面训斥一翻,面色仍有不服,只“哼"了一声,道:

“我嘴上没个把门的,诸君就有了?”

说罢,眼看他一点不服软,拂了袖,便要先行一步。却是斜里冒出一个平静的声音,打断了他的动作。

“……平心而论,诸位跟了明公这么多年,他身边跟没跟过女子,你们应当很清楚才是。“逢珪不疾不徐地说道,“怎么去宫中教课不过两月,自己人先妄言揣测了起来……这样不辩正误,等此般流言传开,传到明公口中,难道他会乐见自己清誉被毁吗?”

当然不会,若惹恼了徐温,那或许会生出摩擦,但若是惹恼了朱津,这条命怕是神仙来也保不住了。

一一也就是朱津的凶名远远大过他这“清誉”,方才谈到那等事时,这些人才一时不察,没有想起来,这儿还有个要守护的“清誉”呢。但听完逢珪这话,众人俱是心下一悚,沉默半响。还是裴方站了出来,一摆手。他在朱津面前得脸,当然在这些人中说话最有分量。

“行了,都散了吧!不是还有正事要做呢吗?”有他发话,好些人长舒一口气,拱手道别。裴方也对着逢珪一拱手,道“留步”。

一一逢珪到京城不过半年,荣升的速度快,购置房产的速度可就没有那么快了。他如今算是以长史的身份客居大司马府,此番确实是出来送众人的。只见逢珪笑着回礼,也转身走回了府中。

不过,二人都未曾注意到一一方才原本欲抬脚走人的董度,却没有转身离开,而是冷冷地看着二人互相道别,半响,又低低"嗤"了一声。没过两日,薛氏再度进宫。

这回,她是摸出来了徐温和徐鸯这父女俩在靠着她打的什么机锋,一进宫,就劈头盖脸地把徐鸯骂了一通。

“……朝堂上那么多王公大臣,军中那么多士卒部曲,偏显着你了,是吧?就你一个人能耐,能与朱津周旋!”

徐鸯越听,心里越有种不由自主的快活,不禁笑着应道:“一一那可不麻!”

此话一出,她当然被薛氏一瞪,又乖乖地收回了笑意。“话说在前头,我是不同意此事的。“薛氏也收了眼神,硬邦邦地说,“旁人家的姑娘要能做此事,我也佩服,但你是我生养的,你身上是我掉下来的肉!你疼,我比你更疼!本你进宫我就不赞成……总归我是不同意的!与朱津周旋,无异于与虎谋皮,一不小心,是要丢性命的!”“…我父亲疼,你就不疼了?“徐鸯眨眨眼,问。薛氏被堵得一时噎住。

的确,要论危险,那当然是在行伍中行走,甚至要时不时去朱津府上议事的徐温更危险。

“……你别扯他,他我自然会骂!别说是这事了,就连前些时日在青州,也是不惜命的,竞私底下募了……“薛氏道,也是不由自主地带出来点怨言,“……罢了,不同你说了,都是该烂在肚子里的话。”知道的更多,无疑就更危险。徐鸯与徐温要瞒着薛氏,薛氏又何尝不是这样想的?反正宫外无论是发生了什么,都与她无甚干系,退一步说,徐温若真觉得该告诉她,总会告诉她的。

徐鸯一笑,没有追问,只道:

……那母亲今日来,记得帮我把我这肚子里的话揣回去。”闻言,薛氏没有威慑力地又瞪了她一眼,再度开口。她本以为薛氏还打算数落她几句,没想到薛氏开口,说的话竟是:“…好。瞒着我倒是无妨,但不知你一一你们一-有没有想过…此事该瞒着皇帝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