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邓皇后(2 / 3)
“我不。”
祈寒酥揪着桌布努力隐藏身形,就在此刻,外面"咚、咚”两声闷响,一个急促的脚步声就这么闯了进来,行至门前,桌底的祈寒酥已经听到了琳琅玉翠的声响。
温槐序不悦地“啧”了一声,坐下来,在桌上斟了一杯玉山茶,烟雾飘出时,门霍然开了。
祈寒酥听得一声刀刃出鞘的声音,似乎是有人在阻止闯入者,但片刻后,在温槐序一声“退下"后,又收了回去。
紧接着,她就看见一双镶金缀玉的绣鞋停在桌边,又一声环佩交击声后,那人似乎到了近前。
“请恩师助我夺位。”
啊?这是能开门见山直说的吗?
祈寒酥微微瞪大了眼睛,尽量压低了呼吸声继续听。温槐序道:“我记得当年入陵之前,皇帝就已经罹患不治之症,当时他膝下有一女三子,皆人中龙凤,又以镇国帝姬为首,根基扎实,按理说,早该王朝易位。”
“只可惜,那一女三子,皆死于非命。”
“说下去。”
“嘉禾自不必说。她殁于大漠之后,陛下便一病不起,下旨命藩王进京侍疾,他们本以为是去承袭大统,争相前往,孰料第一个到达的大皇子去了之后就没了。”
“听说是去尽孝去了,还有不少文人对此大书特书。”“恩师也觉得做儿子的,把自己炼成丹药喂给父皇,未免荒谬。可诡异之处就在于此,那之后,陛下的绝症竞被治好了。只是好景不长,又过了数年,陛下再次病危,再召人侍疾……
因为大皇子的惨状,二皇子上了个心眼,叫一个替身代自己前去,这一次却是拿回了陛下册封太子的诏书。于是二皇子便放心了,进宫等待登基,可他边宫之后,却被皇帝以剑履上殿的名义定下谋反之罪,推出问斩。先皇后及其母家劫法场打算彻底反了,孰料劫下来的却是替身,二皇子本人却不知所踪,只知道过了半个月,叛党平息之后,皇帝又一副返老还童之态。自那之后,三皇子不敢回京,病死在外。自此大夏王朝一度绝嗣,直到太尉邓婵年自请入宫,成了新的皇后,又广纳嫔妃,终于又渐渐有了新的皇嗣。只是皇帝食子的秘闻仍然在宫中流传,各方势力虽然都想夺位,但谁都没敢动这个手。
“那,为什么不杀了他?“温槐序语出惊人,却语调淡然,“以你的手腕,一定考虑过下毒暗害篡位,或者以你太尉的身份,笼络无疆侯里应外合,直接逼宫。”
邓皇后的声音略显苦涩道:“如今已不是以武蛮干的时候了。十年前丞相丛观云为肃清叛党,提议令六品以上的百官子女皆投入证圣学宫,若有任何人得国不正,即由炎庭杀之。”
炎庭重视规制王令胜过一切,他们不相信口头的是非善恶,只相信写进律典的生死之判,一旦有人篡位成功,他们是真有可能杀掉百官质子的。只要篡位者上位,朝中百官的子女都因其连累而被忠君之人杀掉,自然不会服从于新主。至于个中风险……如今十年过去了,龙椅上风平浪静就是最好的证明,不止如此,还能让家中子女进大夏最高学府修习,他们也算落得了好处。可这么一来就陷入了僵局,人们不满皇帝统治,又没人真敢抢了那个位置,只能指望着皇帝尽快殡天,可皇帝却老而不死。“如今大夏虽然表面安定,却是隐患重重。外有巫嗣,内有蛀虫,陛下又久不视事……
“停。你说这么多,不是来诉苦的,只是想让我察觉,皇帝食子这件事有巫的手笔吧。”
温槐序不紧不慢地点破邓皇后的言语,后者焦急的声调忽然冷静了下来。“陛下以亲生血脉炼丹的事,乃是从遇见一个叫绪长生的方士开始。此人屡经弹劾,陛下却始终庇护之。灭玄司曾暗杀过他,分明已经将其碎石投江,人却能以另一种面貌,在信徒身上起死回生。”“好个嚣张的巫。”
“他龟缩在停湖朔宫之中为陛下炼丹,无法得知其详细,如今这盘死棋,也唯有恩师可破。”
言罢,邓皇后竞单膝跪地,言辞恳切道:“请恩师助婵年夺位,我誓将辅佐新皇隳奇观,灭香,定世道,求太平。”祈寒酥看着桌布下邓皇后戴着珠翠的手,那不是一双养尊处优的手,它满是老茧,骨节粗大,显然是经年秉笔。
…这位皇后,倒是很有格局,真想不到她会是五皇子那种幼稚鬼的母亲。“你志不止此,不必在我面前故作激昂。"温槐序淡淡道,“不过,夏璟身边有巫这件事却是拖延不得。除夕夜宴,他会回京吧?”“这…陛下已经三年不曾离开停湖朔宫了。”“他今年必须回来,不肯回的话,就说,我来年要娶妻。”他说得像是一件无需争议的小事,落在这屋子里其他人耳中,却像是一道惊雷。
祈寒酥明显听见邓皇后身上的珠翠摇晃了一下,却发现温槐序放在桌下的手指头不知何时已经卷住了她的发尾,正一圈圈缠在指间。饶是祈寒酥没关心过朝廷的事,此刻见邓皇后的反应,也听明白了。自有史以来,长嬴王的任何举动都会引起大夏王朝上下的猜疑,比如他说要娶妻,有人立即便想到建立势力,立即又联想到会有子嗣,会臆想到他是不是对大夏皇室不满,要自己生下子嗣传承国祚……无论哪一任大夏皇帝听了,哪怕是在棺材里,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