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朝堂稳局(2 / 2)
。
而这样的情感,在他们携手制敌的过程中,愈加深厚。
他们一同踏出皇宫,迎面的阳光洒在他们身上,仿佛为他们披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光晕。
彼此虽无更多言语,却在无声中传递着坚定与信任。
回到平泽县后,叶秋白依然热衷于现代化项目的推进。
他在思索如何进一步推动科技的发展,以便将那些在现代社会中屡见不鲜的便利,引入这个尚且保留着古老风情的齐国。
骆红鸾在经过这一连串事件的磨砺后,也以更坚定的姿态站在朝堂之上。
她明白,健全的制度和凝聚人心的力量,是齐国立国长久安定的基石。
而每一次决策,她都会在深思熟虑后,做出独立而又慎重的判断,带领齐国朝更光明的未来进发。
九州的天空,似乎从未如此壮丽。
而未来,正向骆红鸾与叶秋白招手。
在国朝大殿内,骆红鸾端坐于龙椅之上,乌木雕刻的扶手流露出古朴却庄重的气息。
她的目光透过大殿高耸的窗户投向远方,心中波澜微起。
这时,王子桓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跨过门槛,步入大殿。
这位年轻的王子,以学习政务为名,意外现身于朝会之中,这一切都出乎骆红鸾的意料。
骆红鸾隐隐觉得,这名义上的学习者,似乎不仅仅是来旁听那么简单。
如此年轻便涉足政务,甚至亲自参与朝会,背后定有深意。
她轻声叹息,心中蓦然生起一丝警惕:“王子桓,你今日出现在朝中,所为何事?”
王子桓微微施礼,神情恭敬中透露出少许自得:“回禀陛下,听闻陛下治国有方,特来朝中观摩,望能从中获益。”
骆红鸾颔首,脸上没有过多表情,眼眸中却闪过一抹探寻。
在她的注视下,文武百官纷纷步入大殿,行礼之后各自就座。
她感受到众多臣子的目光中,王子桓那双眼神如炬的眼睛尤为明显,令她不由得更加谨慎。
当大殿的殿门再次缓缓合上,骆红鸾轻咳一声,清脆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开来:“今日朝会,有何重大事项需上奏?”
此言一出,群臣相视而默,整个大殿如处深海,静谧无声。
人群中的焦点,不约而同地聚集在齐国辅政大臣叶秋白的身上。
叶秋白自席间缓步起身,神态自若,他的从容仿佛是一种感染力,令大殿内的气氛不再那样凝重。
“陛下所虑者,正是当下之急。”
叶秋白的声音不急不缓,带着沉稳与自信,“时值诸国变换,我齐国虽新立不久,但在陛下英明决策下,已有巨大发展潜力。
然,内政之稳,方能促进外敌不侵。”
骆红鸾微微侧首,默许叶秋白继续说下去,注意力却一直集中在他的每一句分析判断上。
叶秋白谈及当下各地赋税的调适、军队的整编、以及新兴商贸业的发展策略。
字字珠玑,既显示出他对复杂局面的高超见解,也表露出他希望齐国政务能更为稳健的发展方向。
在这庄严而公开的场合,叶秋白每每发言时,都能察觉到骆红鸾目光中那种无法忽视的信赖与希冀。
尽管言语间没有过多的互动,但双方的默契仿佛是从一条无形的纽带上传递而来。
朝会即将结束时,王子桓再次开口,语调中似有不屑:“辅政大臣所言甚是,但不知这般部署,是否缺少了些许冒险精神呢?”
叶秋白含笑答道:“齐国正处在一个需要坚实基础的阶段,任何冒险都可能成为不可承受之重。
凡事讲求平稳和慎重,方能行稳致远。”
骆红鸾在一旁静静聆听,心中一时间百感交集。
自齐国建立以来,她与叶秋白携手走过了无数朝夕,彼此间的信任已深种心底。
而此刻,他们都深知,应对变局,不仅需要智慧与勇气,更需在这权力纷争的漩涡中,做到稳如磐石。
大殿内众人随骆红鸾起身,行礼告退。
在将离去的那一刹那,骆红鸾侧目望向叶秋白,轻声道:“今天的一切,还算顺利。”
叶秋白微微颔首,望着她的目光中充满了坚定:“有陛下在,齐国便有未来。”
骆红鸾嘴角微扬,她相信在叶秋白的协助下,无论齐国面临怎样的挑战,他们都能一同跨越。
而她的目光转向窗外,远处的山川犹如历史的见证,她在这里编织的未来,不仅关乎着她的国家,更关乎着她与叶秋白一同缔造的传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