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1章 共书历史,携手前行(1 / 2)

加入书签

随即,他沉重地叹息一声,“最近心中有些失落,职位屡屡未果,总觉得学问没得到承认。”

叶秋白凝视着老学师,感受到他内心的惆怅,“您的才学造诣是无可置疑的,稍安勿躁,机会总会来临。”

两人相对而坐,叶秋白倾心聆听着老学师的忧虑与抱负,仿佛回到了昔日请教学问的时光。

老学师沏了一壶清茶,为叶秋白斟满,以茶香缓解沉重的气氛。

“秋白,若有你的帮助,我相信一切都会好转。”在渐渐放松的氛围中,老学师吐露了心声。

“我必定会竭尽全力。”叶秋白的声音中隐含不容置疑的坚定,“未来齐国的辉煌,离不开您的教导,我只盼能与您继续并肩前行。”

窗外晨雾渐渐散去,阳光愈发明亮,洒在两人身上,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他们之间悄然传递。

伴随时间流逝,他们之间的对话渐渐转向未来,共同勾勒出一幅美好的蓝图。

这一天,叶秋白不仅送去了一份慰藉,更多的是重拾了那份对学识与未来的信心,而老学师也在这短暂的相聚中感受到一种无法言喻的希望。

他们坚信,未来将继续携手走过,共同书写属于他们的精彩篇章。

他踏上通往镇上的小路,思绪仍围绕在两人方才的谈话上。

她回忆起老学师那充满信任的目光,知道自己在这个时代不仅仅是一名商人,更承载着厚望。

走在石板路上,他时不时地抬头望向晴朗的天空,太阳微暖,提醒着他时间正悄然流逝。

在进入县城之前,叶秋白经过一片繁茂的树林,听到鸟儿在树枝间欢唱。

这使他想起应尽早处理聚集在心头的责任感。

很快,他回到了叶府,高大的门庭象征着他的地位与财富。

侍从们看到他的身影纷纷问安,他微微点头示意,然后径直穿过庭院,走进了自己的书房。

在书房的墙角堆放着他从各地收集来的书籍,大多是从一些学者手中购买而来的珍贵之物。

他小心翼翼地翻阅其中几本,细细地研究每一页。

他为自己规划了一个宏伟的计划,希望能通过知识的普及来提升平泽县的文化水平,这也将为齐国的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他决定召集县内的文士和学者,借力他们的智慧一同来推进这一计划。

整理好思路后,叶秋白唤来心腹家丁,吩咐道:“去通知张先生和王夫子,明日请他们来府上,咱们要商议一些事宜。”

家丁领命而去,叶秋白心中笃定,这只是个开始,而未来的每一步他都势在必行。

夜色渐浓,书房内的灯火映照出叶秋白的身影,透过窗棂洒落在庭院的鹅卵石上。

他站起身来,步出书房,漫步到庭院中。

思及故友,想起骆红鸾,替她筹谋未来的决心愈发坚定。

他知道,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一个更加繁荣、稳定的齐国会因此而崛起。

而在这条通往辉煌的道路上,他和那些志同道合之人将携手并肩,共同书写一段辉煌的历史。

叶秋白站在书房的窗前,凝视着充满生机的庭院,心中涌起一股暖意。

他的目光飘忽,思绪又飘回到当年的二十一世纪。

那是一个充满先进科技的世界,各种便捷的设施和通达的交通网络让他的生活无比便利。

每当想起这些,他都感到一种深刻的异样感,仿佛自己始终徘徊在两个截然不同的时空之间——一个是繁华的现代世界,而另一个则是这个需要他去燃烧激情与智慧的古代。

这时,门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随即是家丁恭敬的声音:“老爷,张先生和王夫子到了。”

他把思绪拉回眼前,调整了一下心态,示意家丁将客人引入书房。

张先生和王夫子不久后便入内,叶秋白微笑着起身迎接。

这两位皆是闻名平泽的学者,满腹学识,是这次计划的关键人物。

待他们落座,叶秋白缓缓开口:“二位先生今日光临,实在让叶某倍感荣幸。我有一个构想,希望能借助你们的才智予以实现。”

王夫子抚着花白的胡须,眼中泛出一丝期待:“叶县令的心思向来不凡,我与张兄早已听闻。今日特来此地,也是心怀共襄大业之志。”

张先生点点头,正色道:“不知县令有何高见,愿闻其详。”

叶秋白略微思考,理了理思绪,向二人讲述自己对平泽县未来发展的规划。

他希望建立一个系统的知识普及体系,以文化教育为,提升县内百姓的学识水平。

这不仅仅是为了地方的繁荣,也是为了齐国的未来奠定基础。

王夫子听罢,频频点头:“此计大善!书中自有黄金屋,唯有以文载道,方能提升国力,稳固民心。”

张先生也随声附和:“然而此事艰巨,需得广纳贤才,多方协力方能成事。”

叶秋白微微一笑,眼中闪过坚定的光芒:“正是如此,所以我才恳请二位鼎力相助,共同推进此事。”

商议持续了许久,直到院中日影渐长,书房内的谈论声才慢慢低下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