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一十六章 新屋落成(1 / 2)

加入书签

张大伯则是和周光良一起带着好几壮劳力地基,还有几个人帮着做主墙的土坯。

在村子里,夯房子用的泥巴,一般要加用稻草杆、红糖水、石灰和糯米浆,做成三合土,这样强度才好。

张大伯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知道周光良手里不缺钱,又只是搭三间屋子,所以也没给他省。

由于要建房子,周晓雨跟吴泉订了大量的米粮菜蔬和肉,所以那中午的一顿饭,油水是足足的,虽然不是什么精细吃食,可这年头,只要有肉吃就算很好了。

当然周晓雨也不会天天做肉给这些人吃,不是吃不起,还是那句话,太弱的时候,别太高调。

好在在她指导下,周晓霞能把大肠烧出各种各样的味道,更别说还有爆炒猪肝、猪腰、猪肚子也会时常变着法的出现在菜里。

油水当然足,油水足的后果就是干活舍得下力气。

周晓雨还特地嘱咐大姐,做饭不要天天做大米饭,各种粗粮,二合米,二合面掺和着来。

就是这样,大家也吃得很满足。

所以这才五天功夫,屋子、院子的基脚挖好了,青石也砌成了。

屋子的地基用的青石是买的那种规规正正的,至于墙嘛,就在河里打的青石,有点不平整,不规则那也不要紧。

修屋子要用的楼板、门框、窗户什么的,全是去山上砍来的松木。

只是这刚由山上砍来的木头,还是湿的,是不能用的,各家二话不话把自家存着的木头先给换出来,反正多晒晒就又是干木材了。

村里,谁有什么本事,人人都知道,夯墙是个力气活,更是技术活,这夯墙自然是张大伯认了第二便没人敢认第一。

张大伯也不推脱,自家里拿来家伙什就准备开工。

大家迅速地拌好泥巴,就开始动工了,都是熟练工,拌泥、传泥、接泥、夯土、热火朝天就干了起来。

三天不到,四副夯板,四间屋子,也就夯完了,拿着土砖,封了侧墙,三间屋子和一间灶房很快就好了。

至于院墙就更简单,只要两人左右高,也不要求个绝对的平整什么的,正是有些正学手艺的叔叔、哥哥们练习的好机会!

几个人在屋子里继续整平几个人在屋子里继续整平白灰,最后刷石灰。

还有垒灶的,盘炕的!各自忙去了。

渐渐的,眼瞧着这院子成形了!青瓦白墙!这院墙上是草顶、墙面也刷了层白石灰。

周晓雨看着,心里是十分喜欢的,多有农家风味呀,这土墙的房子,冬暖夏凉的,很适宜住人!

泥巴地里挖,木头山上砍,这瓦可没地捡去,一文钱两块瓦,四间房子,少说也要六千多块吧,还光是屋顶,墙顶还是用的茅草。

后来,实际上,七千块瓦,还买了些青砖,加上人工,一共花掉了四两多一点的银子。

院墙边的鸡圈、猪圈、茅厕一共三间房,比较矮小,也是茅草顶。

门窗这些,自然是村里木工活计好的汉子,用木头打的,当然也是算了工钱,没道理建房子的有工钱,做木工的就没工钱啊,咱得一视同仁不是?

每间房开了三个窗子,二个前窗,一个后窗!光线倒是大大的好!太阳还能直接照进屋里来。

另外花两百大钱买了:窗纸、红漆和黑漆。

三间屋子再现两小一大,中间的屋子最大,约有十平米的样子,两间小的也各有二十多平米。

周光良又在中间的屋子用土砖一分为二,他和莫氏就带着周晓雪住后面,前面就是会客用的堂屋了。

周晓雨和大姐周晓霞住右边,周晓雷一个人住左边,本来周晓雷还不愿意,说他还是住木屋,新房子让大姐和三妹住,以后娘亲莫氏生了宝宝,总不能让他们四个人住一间。

后来还是周晓雨说,他那里的房间也不全是他的,还有一半是周晓霆的,他才安心住下。

至于将来莫氏生了宝宝,完全可以让周晓雪搬出来跟两个姐姐住,反正她们房间的炕大,别说睡三个女孩子,就算是睡四五个成年人也足够。

新房子,加上院墙,里外里四壁上全都刷着雪白的石灰。

所有的木窗、木门,都漆成深红色,跟这板栗色彩差不多色,这里叫红板栗色。

至于灶房,按照周晓雨的强烈要求,垒了四个大小不一的灶眼,就连这灶面也是青石铺就的,很好打理。

其余的什么也没有了,桌子条凳什么的都得买。

这样一下来,周晓雨家的新家除了一些家具,基本上是齐活了。

她看着这么大的工程,连材料带人工再加上吃的,才用了六两多银子,不由得感叹不论什么时代,体力劳动都是最廉价的。

不过这个家唯一不好的地方,还是用水不方便,或许她还得找个机会打口井。

周晓雨一家建房是整个村子都惊动了,可以说能帮忙的劳力都来帮忙了,吃得好,还有工钱拿,离家又近的活,傻子才不干呢。

但周家老宅那里却是连屁都没有一个。

哦不对,周老婆子有次中午吃饭时混进来了,却被众人给挤兑走了。

本来就是,活不干,饭要吃,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