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44【回京毕业论文,北老莫南新侨】(2 / 3)

加入书签

日焰火》这部电影没什么大场面,拍戏难度不高,赶赶工的话,二十天左右基本就能杀青。

等这部电影拍完,在年中拍摄三国之前,李艺书除了进行两部电影的后期制作外,就没有什么工作,倒是可以好好休息几个月的时间,养足了精神拍摄《三国赤壁》。

李艺书在机场跟青霞吻别后,就坐飞机返回了燕京。

他没急着赶去东北,而是先去了一趟北影厂,跟韩三坪沟通了一下《三国赤壁》剧组的事。

得知了横店影视城主要汉宫建筑已经建造完成后,李艺书道:“三叔,回头你跟八一制片厂的王厂长说一声,开年后,我就会去内蒙那边,希望当地部队能给予支持啊。”

“哈哈,这个不用你说,我早就跟王厂长沟通过了。”

韩三坪笑呵呵道:“已经帮你联系了当地的骑兵营,到时候他们会过来参与剧组拍戏的。”

“骑兵营啊?”李艺书眉头一皱:“是不是太少了一点?内蒙那边不是说还保留最后的骑兵部队吗?”

“是还保留,但也就这么一支骑兵营了。”

80年代大裁军,各个骑兵部队的番号也陆陆续续的被撤销,如今仅存这么一支了。

韩三坪道:“不过你不用担心,我们也联系了当地的牧民,还有内蒙马场的人,到时候会为我们提供最少3000匹马。”

“3000还是少了,这场戏还是很重要的。”李艺书摇了摇头:“曹操东征乌桓,是电影开头最重要的大场面,必须得吸引观众,没有什么是比千军万马更震撼人心的。”

电影工业时代,特效大片固然吸引人,但最原始的古代战争大戏,同样也能让人热血沸腾。

谁没有一个马踏联营、千军万马的将军梦?

更何况,《三国赤壁》分上下两部上映,上部戏除了这个万马奔腾的大场面外,中间有很大一段剧情是涉及到了权谋,还有刘备与孙权双方的往来,最多是结尾部分,赵云七进七出有那么点看头。

第二部的大场面就多了,不说最精彩的赤壁之战,还有各路大军攻城的戏份,加上诸多耳熟能详的舌战群儒,周瑜打黄盖,蒋干盗书,孔明借东风,华容道等等。

韩三坪点点头:“那我再跟王厂长联系联系,看看还能不能从别的地方抽调马匹过来。”

“那就麻烦三叔了。”

李艺书看了眼腕表,“时候不早了,我就先回去了,等年后我再过来。”

“不留下来吃午饭?”

“不了,剧组还在东北那边等我呢,我这明天就得赶过去,下午还有不少事要处理呢。”

现在李艺书恨不得分成三个人,一个去东北拍戏,一个留在北影厂关注剧组,还有一个自然是跑去学校那边处理他研究生毕业的事。

从1991年底,老师司徒兆敦帮他报名了来年的研究生后,今年1995年6月份,就差不多要交毕业论文了。

以李艺书目前的成就,其实交不交论文,北电都不可能卡他毕业的,但是流程还是要走的,面子工程总是要的。

他这次回北电,就是准备跟司徒兆敦好好聊聊这事。

........

下午。

北电导演系。

主任办公室内,司徒兆敦看上去要比去年中旬见到时,更加的圆润了,而且皮肤也黑了不少。

像极了一个黑胖子。

“怎么?认不出老师了?”

“没有,就是老师你这变化也太大了点吧?”

瞧着李艺书一直盯着自己看,司徒兆敦没好气的说道:“还不都是因为你,为了你这个纪录片,我天南海北的到处跑,日晒雨淋的……”

李艺书拿出提前准备好的一个袋子,笑嘻嘻道:“老师辛苦了,这不学生回来,特意带了两盒好茶叶,正宗的西湖龙井,北方可不多见。”

“别以为两盒茶叶就能收买我。”

“老师,您这可就冤枉我了,这是学生特意买来孝敬您的。”

闻言,司徒兆敦哼哼了两声,也没再说什么,而是问道:“毕业论文的事,学校方面答应允许你以作品的形式,你不是马上要去东北那边,跟表演班的于老师拍一部电影,就拿这部电影当毕业论文吧。”

“好。”李艺书点点头,论文不论文,对他而言已经无所谓了。

虽说如今北电上下,找不出一个有够资格在电影领域对他点评的人,但是学校面子上过的去就好,毕竟北电如今带给他最大的好处,实际上就是人才的供给。

未来艺术娱乐集团在内地发展,少不了北电培养出的方方面面的人才,从导演、演员再到摄影乃至剧本配音等等。

聊完了毕业论文的事情,二人又说起了《舌尖上的中國》这部纪录片。

如今司徒兆敦已经拍完了最后的6期,正在加紧时间找人配音跟剪辑。

央视那边在看了前几期的舌尖中國后,立马答应引进这部纪录片,在央视一套播出。

预计今年过年,就能跟内地观众见面了。

想着是从大年初一晚上开始,每周一期,连续放三个月的时间。

见聊得差不多了,司徒兆敦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