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0章 边境风云(1 / 2)

加入书签

鼠大摩挲着匣子上面的花纹,那是上等的花梨木独有的纹路,头也不抬地道:“所以我需要得到的不是宽恕,而是用处,这也是眼下唯一的出路。”

“用处?”常喜努力想了一会儿,仍是毫无头绪,只得摇头道:“属下不明白。”

“去了就知道了。”鼠大笑一笑,指着匣子道:“拿着吧,我们进宫。”

常喜惊愕地道:“现在?会不会太着急了些?”

鼠大摇头,面色凝重地道:“此事宜早不宜迟,万一让柳家抢了先,那就真的麻烦了。”

见他坚持,常喜不再多言,捧了匣子,随鼠大乘上马车,一路往紫禁城驶去,在离着宫门一里的地方下车步行。

梁帝给了鼠大免禀出入紫禁城的特权,所以门口那一众侍卫看到鼠大过来,不仅没有阻拦,反而纷纷行礼避让,目送他入内。

鼠大带着常喜来到养心殿之时,梁帝正在挥笔疾书,王安垂手立于一旁,看到鼠大进来,借着袖子的遮掩,悄悄摆了摆手。

鼠大明白,这是在示意自己不要出声,看王安面色凝重的样子,梁帝这会儿心情怕是不甚好。

大殿寂寂,只有上等狼毫带着松烟墨划过宣纸的沙沙声,并没有因为多了两个人而多了一丝杂音。

在写完最后一笔后,梁帝猛地提起笔,头也不抬地道:“胡卿过来看看。”

听到梁帝叫自己,鼠大答应一声,提起衣摆走上台阶,御案上的宣纸写满了字,那是岳飞的《满堂红》;每一个字都力透纸背,犹如金钩银划,弥漫着愤怒与悲痛;一眼望去,仿佛将人带回到了金戈铁马的战场。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鼠大轻轻地念着,心中已是猜到了几分,望着梁帝阴沉的侧脸道:“皇上,可是辽夏又有所不轨?”

梁帝不语,王安在一旁轻声道:“北境传来急报,辽国以战马莫名失踪为由,强行进入南牧场,带走数百匹战马,更将幼小的马崽一一屠尽,强说这是他们战马所生的马崽,不可以留给大梁;负责看守牧场的战士前去阻拦,一个个或死或伤,唉。”

想起奏折上描述的惨状,王安忍不住叹了口气,岂料惹来梁帝的不快,骂道:“伤了你吗,要你在这里唉声叹气。”

“奴才该死。”王安赶紧低头认错,这个节骨眼上,谁惹梁帝就是跟自己过不去,他虽然一把年纪了,可还想多活几年。

好在梁帝就是一时来气,骂了一句也就没什么了,只是那脸色依旧阴沉得可怕。

鼠大思索道:“若草民没记错,这批战马应该是蒙古国送来的,辽国这番行径,与其说是针对我大梁,不如说是在警告蒙古,不要与我大梁结盟,否则这群战马就是他们的下场。”

“不错,实在是欺人太甚!”梁帝越说越忍不住重重一掌拍在御案上,发出一声巨大的响声,将王安与站在底下的常喜吓了一跳。

“朕好不容易才争取到蒙古的支持,为此连朕最心爱的女儿都嫁了过去,辽国竟然来这么一出,呵呵,真以为朕怕了他们不成!”在说起辽国时,梁帝恨得咬牙切齿,那目光犹如要吃人一般。

“皇上息怒,辽国这么做,恰恰说明他们畏惧大梁,畏惧皇上;这些年皇上励精图治,文武并重,令大梁国力突飞猛进,这一切辽国都看在眼里,所以才会如此害怕大梁与蒙古结盟。”鼠大眸光深深地道:“这几年辽与梁一直维持着微妙的平衡,一旦大梁得到蒙古的支持,这种平衡就意味着被打破,辽国自是心急如焚。”

梁帝不悦地道:“哼,辽国何尝不是在拉拢西夏,也没见朕去威胁西夏。”

“皇上英明仁厚,文武双全,岂是辽主能够相提并论的。”鼠大的言语令梁帝面色稍缓,但还是狰狞得很,“可惜啊,这样的一个卑鄙小人,却成了朕背上之刺,颈间之绳。”

梁帝这话说得无疑极重,殿内诸人,尽皆变了颜色,尤其王安,连气息都紧紧屏了起来,唯恐这呼吸声惹怒了正处在爆发边缘的梁帝;只有实在忍不住的时候,才轻轻吸吐上一小口。

众人之中,唯有鼠大面色如常,只听他拱手道:“辽主确有几分手段,但充其量,也只能困皇上一时,皇上称他为’背上之刺,颈间之绳’,实在有些抬举了。”

鼠大这番话令梁帝神色一动,一双尚有余怒的双眼落在眉目半垂的鼠大身上,这也是后者进来之后,梁帝第一次正眼相看;半晌,他忽地道:“王安,看座,上茶。”

“是。”王安赶紧答应一声,捧来一个精细的绣墩搁在鼠大身后,小声道:“先生请坐。”

鼠大点点头,挨着绣墩坐了小半边,不一会儿,又有内监捧了刚沏好的茶上来,刚一揭开,鼠大就知道这是江家的碧螺春,这茶之所以能够成为贡茶,除了本身的品质上乘之外,香气也是入选的关键,大梁占据了号称渔米之乡的江南,那里山灵水秀,从来不缺上乘的茶叶,缺的是“独一无二”,江家碧螺春的香气正是一绝,空灵清幽,令人仿佛身处名山大川之间,这是寻常上乘茶叶所无法达到的。

梁帝自茶雾间抬起眼来,望着望着茶出神的鼠大道:“尝出来了?”

“是。”鼠大连忙搁下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