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一个故事(1 / 2)
刘丽平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了去年经历的请客故事。
刘丽平的老公杨晖在市农业局工作,他是一位高级工程师,还担任某科室的科长。局里有一位比他年轻十多岁的副局长,姓李,去年这位李局长的儿子小升初,按教育局就近上学的规定,分到我们学校读初中。
李局长的爱人在医院工作,是一名外科大夫。平时两口子各忙各的工作,虽然无暇顾及儿子学习上的事,但他们的儿子小学脑子灵,特聪明,成绩挺优秀,学习上的事从没让他们操心过。
儿子上中学了,李局长两口子觉得儿子学习任务加重了,要讲究学习效率。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晚上不能学习到太晚。两人商议,家里离高坪中学只有七八分钟的路程,不用寄宿,但是他们想让他和寄宿生一起在学校上晚自习,有老师辅导学习。
于是李局长找到了下属杨晖科长,细说原委,请他爱人刘老师帮个忙,找学校领导将他儿子分到寄宿班,不寄宿,但在学校上晚自习。杨科长认为李局长的儿子成绩特优,任意分一个班,班主任都会举双手欢迎的。轻易许诺一定能帮忙办成此事。
杨晖回家和刘丽平说了李局长所托之事。刘丽平说:“此事说难不难,说易也不易。我们是市里唯一的公办寄宿制初级中学,市区学生不允许寄宿的,不能分到寄宿班。”
杨晖性急地说:“李局长儿子成绩特优,全区小升初成绩排前十的成绩,各个学校都想抢的,就是想让他在学校上晚自习。他两口子工作忙,没时间辅导孩子。要分到寄宿班,究竟怎么操作呢?找校长、教务主任还是班主任?”
“当然是找管分班的副校长批条子呀。张校长分管的,他喜欢喝酒,打牌。肯定得请顿客才能办成事。”刘丽平熟知这样的操作,毫不犹豫、淡定地说。
“请顿客算什么难事?你联系你们张校长吧,我转告李局长让他准备请张校长吃大餐,喝好酒。”杨晖轻松地微笑着回答。
杨晖第二天上午就去了李局长办公室,和李局长说明了这个情况。
就这样,去年八月下旬新生分班前的一个周末,李局长作东,杨晖、刘丽平作陪,约请高坪中学张校长吃午饭。洽谈给李局长儿子分到寄宿班一事。
李局长事先预定了宁春县档次最高的红太阳大酒店二楼的一个包厢,知道校长们能喝,他购买了一箱名酒湘窖1573,六瓶,花了近5000元,还花了400元买了一条中华烟。其实刘丽平只约了张校长一人,估计张校长会邀请两、三位相好的领导和老师赴约,所以李局长买了这么多的烟酒,让刘丽平约他们上午十点到包厢议事、打牌。
上午十点多一点,张校长陪着一把手彭校长和另外两位副校长及教务处荆主任五人一同到达红太阳大酒店。
经刘丽平一番介绍,大家握手认识。聊了一会儿,大家自由组合扯胡子。半小时后,荆主任向李局长提议将寄宿班的班主任王平华老师叫来吃饭。李局长说能请到班主任当然是好事。荆主任立即打了电话给王老师,告诉他寄宿班一学生家长请客。
十几分钟后王老师来到了酒店,但他不是一个人来的,同来的还有预定本期教他班上语、数、外三门主科的三位任课老师。据说他们正在王老师家一起讨论工作、打牌,王老师接到电话,他们就一起过来了。
后来的一个小时校长、各位副校长每人都叫来了自己得力的一两位下属或相好的老师,而他们前来时往往也有一两位同来蹭饭的中层领导或者老师,至十二点开饭前,陆陆续续来了十二、三个人。
李局长只好找服务员调换了有两桌的大包厢,让杨晖又去批发了一箱湘窖1573和一条中华烟。
刘丽平见校长们和各处室中层领导几乎全来了,人太多。便和丈夫一起出去买烟酒,回自己家里吃午饭了。
中午两桌开饭,大家说下午就地搞活动,不多喝酒,两桌人喝了一箱酒。晚饭也是如此。
刘丽平和袁小珍分手前说:“我和我老公原以为让李局长请一餐客最多花一两千元就能办好的事,结果让他花了两万多元。”
袁小珍听得惊出了冷汗。瞪圆眼睛小声问道:“天呀!花这么多钱请一顿客?我一个月工资才四千多一点呢。”
“可不是嘛?两箱酒将近一万元,两条烟800百元,中餐、晚餐共四桌客菜金大约3600元。学校领导和老师们扯胡子水平高,上午、下午李局长输给他们共6000多元。”
“最可笑的是后来去的教务处副主任卢柯,听说卢主任平时不怎么爱好喝酒的,那天见了好酒1573,手拿一瓶,打了一个通贯,两桌客,他每个领导和老师陪一杯,一个人喝去大半瓶酒。说什么借花献佛,感恩上级领导关照,感谢下属老师支持工作。其实就是想多喝几杯好酒。”
“他们会不会以为李局长可以报账,是公款吃喝呀?”
“现在严禁公款吃喝,我老公说他们买烟酒、结餐费都没有开发票呢。还好张校长没有食言,将李局长儿子分到了王平华的寄宿班。”
袁小珍听了惊得一愣一愣的,刘丽平顿了顿,拍着袁小珍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