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章 遭人非议(1 / 2)

加入书签

袁小珍的心再也静不下来。平白无故遭人非议、污蔑、诽谤。她真想冲过去,指着荆振辉的鼻子大骂一通,甚至想抽烂他的臭嘴。然而,瞬间转念一想,如果这样大吵一顿,教务处这几张快嘴立马就会传遍校园,只会越描越黑。本来根本无影的事,也会有人怀疑地问:“真的?假的?”

想到这点,袁小珍咬着嘴唇,颓然地坐下了。脑海里一片空白,眼睛里蓄满了泪水。

袁小珍一个人静静地坐了十几分钟,慢慢平抚了心中的万丈怒涛。她站起来,在一排排书架些中来回踱步,恍惚间她轻轻地对着一屋书本求助。一排排书架争先恐后地回答她,为她解惑。

“我该怎么办?”袁小珍在心里自问。

“你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呀?自己的事自己做主!”

“我请客还是送礼呢?”

“你真是袁大傻呀!别人诽谤你!你还要去请客送礼讨好他们吗?就不怕别人说你有&39;此地无银三百两&39;之嫌呀!你请他们吃了喝了,情况也许更糟。”

“想那么多干嘛!身正不怕影子斜!你怕什么呢?袁小珍!你一家人又没有吸毒、制毒、贩毒!”

“他们都不是省油的灯。我懦弱无能至极,我怕众口铄金,人言可畏呀!。有的事越想解释清楚越解释不清。谎言说一千遍,谎言也会成为真理呀!世界上受谎言蒙蔽的人多如牛毛呢。这些人个个强势,伶牙利齿,我怕被众人的口水淹死。”

“那你就当聋哑人吧。聋子没听见犬吠,哑巴无力辩驳。嘴巴长在别人的鼻子下,你能管住别人的嘴吗?言多必失,沉默是金,你管好自己的嘴,少说话,多做事。开卷有益,多读书,静观其变吧。”

中午何艳莉在外面吃饭,打电话给袁小珍告诉她下午不来上班了,如果领导问起来替她打打马虎眼,袁小珍无奈答应了。

其实袁小珍真想对何艳莉说:“我自己都不想去上班了,还让我替你撒谎,这不是勉为其难吗?”但在电话里又不便这样说,她只能违心地说:“你开心玩去吧。”

袁小珍觉得住着何艳莉的房子,欠着她天大的人情,让她传个口信请假或代个班是理所当然的,她无法开口说“no”。

袁小珍一个人躺在床上,疲惫不堪却没有一点睡意。她心乱如麻,她后悔自己上午多嘴接上两位同事聊电视剧的话题。如果她没有参与她们俩的聊天,或许就不会发生上午的诽谤事件。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啊?如果她没有参与聊天,诽谤事件已然发生了,又会怎么样呢?生话中哪有那么多的如果,她越想越觉得此事可怕,教务处有人可恶。

袁小珍想了一个多小时,也想不出应对措施。她觉得憋屈极了。自己根本就没做错什么,怎么就得罪他们几个了?除了杨玉峰老师,其他几个人,尤其是顶头上司荆主任竟然无端诽谤自己。太可怕,太可恶了!

下午读报课铃声响起,袁小珍还望着天花板出神。她真想跳起来大喊:“难道你们是一群恶犬吗?气死我耶!”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教务处几个人第一次诽谤袁小珍了。只不过第一次袁小珍不知道罢了。

上周四下午袁小珍的一个高中同学因病早逝,袁小珍和几个同学前去悼念,大约三点半就离开了图书室。教务处刘欢云等人正聊着反腐的话题。

“你们读过畅销书作家黄晓阳的小说《阳谋高手》吗?一个叫欧阳佟的名记者,趁国有公司改制,转身成了大型广告公司的董事,合理合法地侵吞数千万的国有资产,一夜暴富。”酷爱看小说的朱老师随口说道。她是语文教研组长,来教务处领冬季作息吋间表,巧逢教务处几个干事们的聊天会,忍不住插了一嘴。

“小说是虚构的故事,我们聊的是现实生活中的腐败现象。”刘欢云不假思索地答道,“我可没看过什么官场小说。”

“小说写作也是源于生活的嘛!很多国有企业倒闭,穷庙里有富和尚。”许久没说话的胡云娟语出惊人,仿佛自己看见了一般,“那些倒闭的国企业领导拍卖国有资产时赚得盆满钵满的不在少数!”

“呃!听说袁小珍的老公原来就是玉洲市糖酒贸易公司党委副书记兼工会主席呢。贸易公司十几年前改制,他下岗了。你能说现在袁小珍家不富吗?听说她家有两部车子、三、四套房子,不会是改制时侵吞国有资产了吧?不然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啊!”荆主任不怀好意地说,仿佛和袁小珍有仇似的。

朱老师数了数语文组几十份作息时间表,正准备离开,听了荆主任的说法,她立马站起来说道:“别这样乱说话哟。她老公国企中层领导下岗,打工是高管,工资收入高,国有糖酒贸易公司倒闭了,他自己开了一家美宜佳小超市,还做过青酒代理,样样赚钱的行当他都能干。是个经商的高手。人家苦心经营十五六年,积累了一点小财,一年忙到头,赚的是辛苦钱、血汗钱,哪会是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呀?别乱扣帽子噢。”

朱老师和袁小珍同住在城西,了解袁小珍家的一些情况,离开时特地为袁小珍辩驳了一番。

朱老师走出了教务处。罗玲感到疑惑不解地说:“袁小珍老公那么能干,赚那么多钱,就不知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