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遭人误解(1 / 2)
转眼到了十二月中旬,也就是放假前的一个月,进入最寒冷的季节,窗外寒风呼啸。学生上课有时冷得直想跺脚。 尽管连日低温小雨,袁小珍还是早早来到了图书室上班。冬季低温湿冷的日子最让人难受,体质差的人这种日子容易感冒咳嗽。袁小珍的身体表面上看从无大恙,但她最难过的日子就是在冬季。
袁小珍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喉炎和轻度哮喘病,三种病都会有咳嗽的症状。一年中十二月和元月份她最容易咳嗽不止。时常吃了止咳药,十天半个月也不见好。有时候吃了止咳药,好了几天,稍微吹点风,受点凉,又会复发。袁小珍已经习以为常,没把咳嗽当成病了。
以前袁小珍在教学一线站讲台时,咳嗽厉害之际,她也曾吃药打针止咳的。近两年来,在图书馆上班,她几乎不吃药了,能忍则忍。因为是药三分毒,任何药都会有副作用。有可能吃药治好了咳嗽,却患上了另一种或几种别的病。
袁小珍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病痛记忆。2018年春夏之交,袁小珍患感冒咳嗽,继而引发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喉炎、哮喘病一起爆发,咳得厉害。袁小珍不知是药吃得过量了还是吃的药种类太多,总之吃药治好了咳嗽,却患上了另一种奇怪的病。身上时时散发着难闻的怪气味。
最初袁小珍自己并不知晓自己身体出毛病了,后来遭遇别人嫌弃才知道自己身上有一股难闻的怪味。原来这一次她咳嗽厉害,咳了多日,或许肺部有点轻微感染,但没有发烧,她依然没有去医院或诊所医治,自己先后在药店买了多种止咳药,如枇杷止咳膏、咳特灵、咳喘素、阿莫西林胶囊等。
袁小珍吃了这些常用药,效果却不佳。一药店里的女售货员给她推荐了一种叫做阿奇莓素分散片的药。因为断断续续、反反复复咳嗽近一个月了。袁小珍久病乱投医,试着买了一盒阿奇莓素分散片。
吃药的第一天就见效了,咳嗽好转,第二天就不怎么咳嗽,病情轻松多了。袁小珍想再吃一天药巩固疗效吧,于是第三天又吃了药。第四天,袁小珍咳嗽彻底好了,却不知道从此自己身上散发出难闻的怪味。后来袁小珍不得不去医院检查,才得知有点肝功能损伤,自己早年做了胆切除手术,肝的消化、排毒功能负荷过重。消化系统消化不良,排毒不畅,导致身体、汗液散发异味,一股难闻的胺味。
此后长达八个多月的时间,袁小珍非常烦恼,因为肝功能损伤短期内无法修复,她想请假回家休养,却又觉得呆在家里无聊,相对来说,图书馆工作还是轻松的,病情不重,可以坚持上班。上班期间,她不得不接触他人,由于身上异味遭人嫌弃。有的人甚至误以为她不讲卫生,洗澡不勤。
肝功能损伤没有特效药医治,只能慢慢养肝、护肝,待肝功能好转,身上异味才能逐渐消失。
就这样从2018年4月至2019年初,袁小珍一直患有肝功能损伤。期间多次被人误解、遭人嫌弃。她时常情绪很低落,婉拒了所有的同学聚会、聚餐、打牌等社交活动。
早上听见乌鸦在树上鸣叫,袁小珍心慌、烦恼;听见邻居妄加猜测、议论她的病情,她只能置若罔闻,压抑心中的悲愤,强颜欢笑。身体异味并没有给她带来多大身体上的疼痛,而带来的精神痛苦却无法估量。
袁小珍永远忘不了2018年6月中旬的一天在公交车上和超市里遭遇的事。
那天天气炎热,气温高达三十五、六度。早上七点半,袁小珍去上班,搭上5路公交车。人多,车上拥挤,很多人站着。袁小珍站在下车的门边,拤着铁杆。车摇摇晃晃开过了大桥。袁小珍不明白怎么站在她身边的三个人都皱着眉头,用手捂着鼻子。到了停车点,车门打开,袁小珍下车之际,听见站在自己身边的三个人议论:
“这个人怎么这么臭?”
“她总算下车了,带走身上一股难闻的怪味。”
“肯定是肝功能有问题,好浓的胺臭味。”
袁小珍听着人们的议论,心中充满疑惑,他们肯定是在说自己,她慌忙一脚跨下车。望着远去的车,袁小珍心里嘀咕:“我这是怎么了?身体出问题了吗?可惜自己又闻不到自己身上的味道。最近一个星期,何艳莉的婆婆去世了,请了一个多星期的假,自己一个人上班,几乎没有与人近距离打交道。身边没有任何人提醒自己身上有股怪味。”
袁小珍想着这些,一整天上班都忐忑不安,好不容易到了下班时间,搭上回家的车,心里挺担心又出现早上的一幕。车上有空位,袁小珍坐在一个靠窗的位置,窗外寒气逼人,她想打开窗户却又不敢,怕身后的人有意见。幸亏早上遭人嫌弃的一幕没有重演。
袁小珍下了车,去公路边的家家乐超市购物。她站在日用品货架前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想多研究一下,挑选自己喜欢的、适用的东西。两个女服务员走了过来,站在袁小珍身旁,一个微笑着对她说:“阿姨,要买洗发水吗?买飘柔吧,老名牌呢,挺不错的。”
袁小珍叹息着,说:“我自己挑着呢,你们不用推荐。”
身边的另一个服务员马上说道:“要牙膏吗?这边有打折的,有打六折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