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元旦出游(1 / 2)
每逢节假日,袁小珍和丈夫老李都会去玉洲周边的一两个县区游玩。元旦节袁小珍和老公参加了他一个同学儿子的婚宴。喜庆的氛围感染了袁小珍,她郁闷的心情有所缓解。
为忘却工作上的烦恼,袁小珍向丈夫老李提出到周边县区走走、看看,老李欣然接受了她的建议。两人决定去道县濂溪故里、九嶷山风景区及何宝珍故居一游。老李知道袁小珍是学历史专业的,喜欢游览名人故居。
其实老李知道袁小珍睡眠不好,有意元旦假期陪她四处走走,放松一下,缓解一些生活或工作压力。老李虽然开超市管的事情多,但很多事他可以请信得过的员工代劳,不必亲力亲为的。只要袁小珍想去哪里,他都会安排好手头工作,为袁小珍开车,陪她游玩。
老李和袁小珍结婚29年了,也是老夫老妻了。生活中,他们除了偶尔意见分歧,争吵几句,袁小珍性格温顺,老李遇事谦让,几乎没有过大吵大闹的时候。二人携手走过将近30年的风风雨雨,相濡以沫,相敬如宾。尤其是最近十年,经济条件好了,他们一起自驾游览了湖南、贵州、江西和广西几个省区很多4a、5a景区,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快乐逍遥,堪称“神仙眷侣”。根本不是教务处几个小辈恶意揣测的那样。老李虽然比袁小珍小一岁,但是从未嫌弃过袁小珍。
2020年元月2日,袁小珍和老李两口子高兴地驱车道县。早上八点一刻出发,袁小珍不会开车,全程老李一人开车。袁小珍坐在副驾驶座上,时而陪他聊聊生活琐事,时而一边听着车载音乐,一边欣赏车窗外的风景。
也许是袁小珍上班时久坐看书,眼睛疲劳,今天她看见连绵不断的绿色山峦,感觉眼睛格外舒服,神清气爽。袁小珍看着道路两旁掠过的树木,心中祈祷一切不愉快都能这样飞逝而去。希望自己的人生2020年开启新的篇章。
两个半小时后,袁小珍夫妇到达了道县县城。在道州北路的周敦颐广场,又称濂溪广场,两人游玩至中午。午饭后休息片刻,他们便驱车前往离县城约10公里,位于道县清塘镇楼田村的周敦颐故里,又称“濂溪故里”、“理学圣地”。这里是宋代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的故乡,他诞生于此地,少年时就读此地。这里保存着规模庞大的明清时期古建筑院落。
袁小珍夫妇下午两点左右到达濂溪故里,三点半离开,前往道县另一风景胜地——月岩国家森林公园。月岩离濂溪故里大约10多公里,就在清塘镇的西面,周敦颐曾读书悟道月岩,明朝徐霞客曾打卡此地。他们决定前往一游。最后一站到道县梅花镇贵头村,参观何宝珍故居,了解何宝珍的革命生涯,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珍惜当下。袁小珍给自己和老李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下午五点半钟袁小珍夫妇在道县的维也纳国际酒店定了一个标间,休息了一会,决定到街道寻找合适的饭店品尝道州的地方特色菜。
夫妻二人沿着道州北路走了十几分钟。袁小珍眼前一亮,看见了一块“道县光明教育中心”的牌子。她想起了学校的两个外县班全都是道县学生,听说最近两年高坪中学在道县招生都是与此教育机构合作的。袁小珍很想进去瞧瞧光明教育中心的办学规模,可惜暮色将近,教育中心已经关门了,
袁小珍夫妇最后选定在光明教育中心对面一家叫“天天小炒”的小饭店就餐。
走进小饭店,四十几岁的老板娘脸上乐开了花,她肤白,大眼睛,高鼻??,五官端庄,模样挺清秀的。一位年轻漂亮的女服务员递上菜单,笑呵呵地说道:“欢迎光临!两位晚上想吃点什么啊?”
“不用看菜单。给我来一瓶??酒,如果没有特色菜,一个红烧鱼、一个蔬菜就行了。”老李白天开车,晚上总要喝点小酒解乏。点菜的事都是他做主,袁小珍默许。
女服务员说:“我们有荷花鱼、草鱼和黄沙鱼三种,你们吃哪种啊?”
“我们要一条一斤半的红烧草鱼吧。”老李一边回答,一边在一张饭桌边的椅子上坐下来。
女服务员进厨房和厨师工作去了。老板娘拿来茶杯和茶壶,为袁小珍夫妇一边倒上热茶,一边满面笑容地问道:“两位贵客从哪里来啊?”
袁小珍望着老板娘灿烂的笑脸,深受感染,脸上不禁泛起了笑意,轻松答道:“我们就是玉洲市人,从宁春县过来玩玩。”
袁小珍心里嘀咕:“节假日还工作的人怎么还做得这样开心呢?世界上快乐的人这么多,为什么我不成为其中之一呢?往后我也一定要快快乐乐、开开心心地过好每一天。”
“我看你先生戴副眼镜,你们像是当老师的,对吗?”老板娘挺健谈的,坐在旁边的椅子上聊开了话题。
“说对了一半,她是当老师的,我不是哦,我是自由职业者。”老李接过话茬,爽朗地笑着回答。
“当老师好啊,假期多,工资待遇又好。”老板娘颇有感慨地说道。
“是啊!时代不同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有个同学,夫妻双方都在农村小学当老师,工资低,还常常欠发工资。农家出身,父母条件也差。上有老,下有小,穷得差不多吃不上饭,最后他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