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零四章 进驻铁山城(1 / 2)

加入书签

唐鹏的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他几乎要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迫切地想知道更多关于余乐的消息。“那他……他怎么会成为乾朝皇帝的宠臣呢?”他声音微颤地问道。

钱元昭见状,嘴角勾起一抹温和的笑意,继续娓娓道来:“这一切的根源,深埋于乾朝内部错综复杂的权力斗争之中。摄政王的势力如日中天,几乎将整个乾朝的大权都揽入怀中,而那位小皇帝,则如同被操控的提线木偶,难以自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余乐凭借着他那不可多得的忠诚与卓越才能,逐渐走入了乾朝皇帝的视野。皇帝被他的真挚与才智所打动,决定将他留在身边,视为自己最坚实的后盾与心腹。”

“然而,余乐的心中始终存有一份清醒与深谋远虑。他原本或许有过刺杀皇帝的念头,想要为故国大燕除去一个潜在的威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意识到,这样的举动只会让摄政王渔翁得利,进一步巩固其权势。于是,他毅然放弃了这一冲动的想法,转而选择在乾朝内部寻找缝隙,以期能够为大燕带来真正的利益与转机。”

“更令人钦佩的是,余乐并未因自己的地位提升而忘本。”钱元昭的语气中充满了敬意:“他始终记得自己是燕人,对故土有着深深的眷恋。他在乾朝的地位虽然显赫,但心中那份对燕国的忠诚与思念,却从未有过丝毫的动摇。”

在场的所有人都听得听得心潮澎湃,他们为余乐的英勇与忠诚感到自豪,同时也为他身处敌国,却依然心系故土的情怀所感动。

“小乐太棒了!”唐鹏今日得到了余乐的确切消息,终于扬眉吐气起来,他双眼闪烁着亮晶晶的泪花,自豪地说道:“我就说小乐不会成为大燕的叛徒。”

“对!孤认为余乐不管在何方,始终能保持初心,我们都要相信他!”钱元昭想到这位尚且一个人留在乾朝的余乐,也感慨万分。

“壮哉!余乐真乃我大燕之栋梁,其志之高远,犹如皓月当空,照亮四方;其行之坚定,堪比大地厚重,无坚不摧!”郑锦听闻余乐的事迹后,心中激荡起无限的感慨与敬佩,激动之情难以自抑,老泪不禁纵横而下,脸颊上的肌肉也因情绪的波动而微微颤抖,连那斑白的胡须也似乎在随着他内心的激动而轻轻颤动。

原本以为余乐只是太子殿下的救命恩人,自己没有多问,太子也没有多说什么。今日才知道,大燕居然还有如此强悍的少年人物,他为自己没有及时发现余乐这样的人才暗自蹉跎。不过,好在唐鹏宛如一匹黑马从马群中脱颖而出,自己必须不拘一格降人才,重用唐鹏!

“乾朝之强盛,确是将星璀璨,人才辈出,其国力之雄厚,举世瞩目。反观我大燕,目前正面临着将才稀缺,门庭冷落的严峻挑战。”郑锦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语气坚定地说道:“但值此之际,王将军以其独到的育才之道,培育出了如余乐、唐鹏这般出类拔萃的麒麟之才,实乃我大燕之幸。因此,本帅决定擢升王孝武为镇北将军,统率两万人马,并赋予其节制铁山兵马之权,以彰其才,显其能!”

王孝武闻言,心中虽有惊涛骇浪,但面上却保持着谦逊之色,稍一犹豫后,便郑重其事地跪拜道:“属下王孝武,叩谢元帅厚爱提携之恩!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所望,誓死保卫大燕疆土!”

钱元昭在一旁听着,心中虽有顾虑,但见郑锦决心已下,便忍不住开口问道:“郑阁老,您之前曾言铁山城的白素堂与刘奎过从甚密,且多有不服调遣之举,此举是否会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郑锦闻言,眸中闪过一抹不容置疑的决绝,他沉声言道:“白素堂此人,为一己之私而忘却大义,终日陷于蝇头小利之中,难堪大任。若再任其把持铁山城,只怕迟早会将它拱手送与乾朝之手。我大燕岂能坐视领土沦丧而无动于衷?唯有主动出击,方能重掌守城之权。王孝武,你忠勇兼备,心怀家国,正是接替此重任的不二人选。我深信,在你的统率之下,铁山城必将如铜墙铁壁,坚不可摧!王孝武,你可有胆量,从白素堂手中夺回那指挥权?”

王孝武闻言,胸中豪情万丈,他大声应道:“属下定不负大人厚望,誓将铁山城的指挥权牢牢掌握在手!”

“好!”郑锦点头赞许,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本帅便以会议之名,召白素堂前来瓜州,你则趁机率领精锐,进驻铁山城,稳住局势。我们必须一步步将四大军镇的控制权紧握手中,绝不能让刘奎之流有任何掣肘之机!”

此言一出,整个议事厅内仿佛都弥漫着一种激昂的斗志与必胜的信念。

……

夜幕低垂,中军大帐内灯火通明,映照出宇文恪铁青而愤怒的脸庞。他刚刚接到的战报如同晴天霹雳,舟船尽毁的消息让他无法遏制胸中的怒火,眼中闪烁着不可遏制的怒火与失望。

“传舒克什!”宇文恪阴沉着脸,声音低沉而有力,回荡在大帐之中,仿佛能震破每个人的耳膜。

不多时,前锋将军舒克什被急召至中军大帐,他的步伐略显沉重,心中虽有不甘与委屈,但面对主帅宇文恪的愤怒,他深知此时争辩无益。步入大帐,只见宇文恪怒目圆睁,双拳紧握,周围的气氛凝重得令人窒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