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章 阿娇的担忧(1 / 1)

加入书签

很快进入十二月,已经快要过年了。

义妁产后休养的很好,甚至在做完月子之后的闲暇之余撰写出了一卷关于女子生产保养与产后修复的详尽指南,这令阿娇非常佩服。自己一直想躺,但身边的人也太卷了吧。

作为义妁的首位读者,阿娇翻阅着这份详细的指南,叹为观止。不过,她也看出其中许多专业术语和医理,对于非医者而言可能有些难以理解。

于是,阿娇建议义妁再撰写一份更为精简且通俗的版本,未来可以普及给民间女子。

她希望这份指南能像一些小画册一样,成为女子出嫁时的嫁妆之一,为她们以后的生产之路提供一些保障。

义妁对阿娇的提议感到十分惊喜。她常常被皇后娘娘的独到见解所震撼,因此很乐于与阿娇交流,共同探讨,让自己的想法得以拓展和深化。

刘彻那边在窦婴和田蚡的举荐下,任用了很多在儒学上很有造诣的儒生,尽管年关将近,但他们也丝毫没有放慢进度。

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奏疏被呈送至刘彻的御案,新的诏令也频频颁布,未央宫内外人来人往,一派繁忙景象。

阿娇看着他每天神采奕奕地离开自己的寝宫,心中有些忧虑,欲言又止。

改革之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文帝和景帝都有改革之心,但动作却没有像他这样激进,她有心想劝他,却也不知从何处开口。

月姑姑从外面进来,看到自家皇后娘娘正呆呆地站在殿前,上前轻声唤道:“皇后娘娘。“

阿娇回神,示意她说话。

月姑姑是来禀报善堂进度的,她告诉阿娇,善堂的修建工作已经完成,如今已收容了许多无家可归的老人和孩子,暂时解决了他们的饮食和衣物问题。然而,之前计划为孩子们开设的学堂却遇到了难题,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老师来教导他们。

阿娇便拿了出宫令牌,打算和她一起出宫看看。

出宫令牌后来当然是要到了的,只是有时间限制,午时过后才能出去,申时就必须回宫,大概只有四个小时的时间。

阿娇坐在马车中,感受着外面的热闹的古代街市,很是心动,只是自己却也不好下去逛街,只能听一听,有时候置身人群中,才让她有真实的感觉。

大约一个小时后,阿娇来到了善堂,抬头便看到“庇寒居“三个大字的牌匾,取自后世唐代杜甫的诗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阿娇时常想过自己财富自由之后会做些什么,除了可以自由自在出去旅游以外,更想做的就是为别人做些什么了。既然已经实现了愿望,那么能做的当然要做。

听闻阿娇来了,负责庇寒居一应事务的秋华便上前来拜见她。秋华还是上次上林苑围猎时阿娇注意到的侍女,后来阿娇看她做事细心且胆大,便有心培养她,让她在千冉身边做事,后来便让她来负责庇寒居。

阿娇免去秋华的礼节,问道:“现在庇寒居一切都正常吗?有没有什么棘手的事情?”

秋华站起身,答道:“回皇后娘娘,现下一切安好,只是有些有些年长的孩子们,已经十多岁,每日无事可做,欺负打闹的事情时有发生。”

阿娇点头,说道:“我知道了,让这些孩子也做些事情吧,有些比较大的就让他们去照顾那些老人,或者去庖厨帮忙,至于老师的事情,我这边会留意安排的。“

秋华得令,阿娇又在庇寒居转了转,确保一切井然有序后,便离开了。

庇寒居是以陛下和朝廷名义建造的,阿娇也从未在此展示过自己的身份,因此这里的人们并不认识她。

回宫途中,阿娇一直在思索老师的事情,但现在很多东西都讲究一个传承,很少有人能把自己的一些技艺传授出去,读书教育也大多被官宦家族垄断,平民很少能够得到教育资源。

思来想去,阿娇决定在永巷中选一选,有些人被罚为奴籍是因为家人获罪,但之前可能也是受过教育熏陶的,比如义妁,如果可以免除奴籍,让他们去庇寒居教学,应该会有人答应。

只是此事还需禀报过刘彻,得到他的同意才行。

阿娇坐着步辇,正走在回椒房殿的路上,却远远看到一个人急匆匆的往长信宫走。看他的穿着,好似是侯爵的官服,阿娇心中有一丝不好的预感,立即对抬步辇的人说道:“停下,转去长信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