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章 赵云的消息(1 / 2)

加入书签

在军队的训练上,张循增加了负重长跑、站军姿两项,负重跑自然是为了锻炼体力,增加长距离急行军、大范围穿插突袭的可能性。站军姿则是为了锻炼不动如山、动如脱兔的纪律。

这个时代的军队整体纪律性较差,更看重个人武力,喜欢阵前斗将。斗将赢了就士气如虹,士兵们打顺风仗势如破竹。而一旦斗将输了,则士气大跌,兵败如山倒。

张循现在的身份是黄巾反贼,实力也不够,恐怕招揽不到多少有名的三国名臣武将,斗将方面他处于天然的劣势。因此,他需要更加依赖集体的力量,军队整体纪律就是必须要加强的项目。

另外,张循“发明”出了一种独轮车,取名木牛,大大节省了士兵或老百姓搬运重物的体力,另外还发明了桌椅板凳,避免别扭的跪坐,获得了所有人的一致称赞。

赵风被脚镣手链拴着每日参加劳役,眼睁睁看着自己手下原来的县兵慢慢被同化成黄巾军,官兵同吃同睡,天天能吃饱饭,三天两头有打猎得来的肉吃,油水丰厚,又跟老百姓打成一片,最后一个个都对张循和黄巾军认同不已。

看着黄巾军的训练方法,参与地方建设的军民鱼水情,老百姓对黄巾军无与伦比的拥戴,赵风自以为是的带兵方法发生了重大的思想改变。

这些分了土地钱粮的老百姓,一旦战争来临,哪怕不直接加入黄巾军,当后勤帮忙运送物资、做饭、修补器械等等,都能帮黄巾军节省许多兵力。张循表面只有不到300人的兵力,但战争来临时实际上可动用的人力可达七八百人。

在这个军队动则杀人屠城、老百姓畏兵如虎的年代,这种军民关系,是赵风从没想过的状态。现在,他见识到了,也对自己的固有思想产生了极大的改变。

中平六年有两个腊月,当时间来到闰腊月的十八,还有十几天就要过年的时候,赵风终于忍不住了,向看管他们这批俘虏的一名黄巾军什长要求面见张循。

已经得了教主吩咐的管事什长大喜,立即将他带到陆家大宅,那里已经成了张循的府邸和衙门。

见到张循后,赵风又不知道该从哪里说起了。还是张循在脑海里打了一卦,知道赵风有意归附,于是主动道:“在陆家庄待了差不多一个月,赵县尉是不是很有感触?”

赵风点了点头,道:“是的,无论是张教主获得三公将军托梦传授神算之术的传言,还是军队的训练方法,百姓分地收税的标准,黄巾军与老百姓的关系等等,我都有许多疑问,想请张教主为我解惑。”

张循道:“尽管问来,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于是,接下来一个问一个答,有时候产生思想冲突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但最终都是赵风败下阵来。张循对举孝廉、土地兼并、国家、人民、军队、地方制度等等各方面的解释,都让赵风闻所未闻,也对他的思想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最终,赵风抱拳道:“容我静思一夜再做决定。”

此时,张循做了一个让赵风大为惊讶的动作,命令亲兵打开了他的脚镣手链,然后道:“赵县尉只管静思,如愿加入我们,我自欢迎。如不愿,我也不再留难,赵县尉尽管自去。”

赵风可不知道张循是问了系统,知道他的心思后才顺势而为做的这个决定,他还以为张循真的是求贤若渴、礼贤下士,不怕他近身暴起伤人。

赵风大为感动,立马单膝跪地道:“赵某只是有些东西还未理解,需要整理思索一下,但某已经决定,愿意追随张教主,一起为建立一个太平盛世而奋斗。”

张循大喜,上前将赵风搀扶起来,道:“赵县尉武艺不凡,能加入黄巾军,真是如虎添翼。那几个追随你,之前也不愿归降的兄弟,还要麻烦你去劝说一下,一起加入我们。”

“谢教主,我这就去招纳他们!”赵风抱了抱拳,起身前去劝说他那几个同样不愿归降的部下了。

赵风的加入,确实是一大喜事。不仅是赵风武艺高强,可以给士兵们传授战场武艺,而且他作为主管军事和治安的广武县尉,对广武县、雁门关及周边郡县的信息都极为了解。

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张循对这个时代,及五台山周边整体形势的了解。

据赵风所言,其实雁门关驻军人数并不多,还不到1000人。因为雁门关现在已经不是抵抗游牧民族的前线,在雁门关北面,还有定襄、云中、五原、朔方,以及冀州的代郡等边关郡县、关隘。

加上匈奴已经分裂成南北两部,南匈奴臣服融入汉朝,与汉民混居于并州北部,不仅解除了雁门关的威胁,南匈奴反而成了抵御北匈奴和鲜卑族的一支重要力量。

因此雁门关的驻军实力并不强,只要张循占领广武及周边县城,就能将与朝廷失联、严重依赖周边诸县提供后勤支持的雁门关守军逼降。

一旦张循占领雁门关,就能获得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要地,可以从关外的南匈奴那里获得战马,从关内诸县获得粮草,再慢慢发展吞并整个并州,未来可期。

因此,赵风归顺后提供的大量官方信息,无疑为张循提供了更精准详尽的战略方向支持。

更关键的是,赵风喝醉了后竟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