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二章敲打(1 / 2)
听刘岩不知道又想起了什么,众大臣脸色都是微变,果然见刘岩脸上荡起了笑容,眼光扫过众人,这才高声道:“我刚才看到借条就忽然想起了一件事可以做,这件事早早晚晚是必须上马的,嘿嘿——”
众大臣脸色一紧,刘岩总会常常想起一些事情,每一次都会让众大臣累死累活的,虽然每件事情都有一定的跟脚,也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挨不住刘岩整天都会有奇思妙想,每一次可都是累死人的活计,也不由得他们不怕,不由得剧都是心中一颤,捉摸着大王究竟又想起了什么,希望只是一件小事,不过这希望的可能性不大。
就在众大臣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刘岩的眼光却已经落在了新近救人治栗内史的孔融身上,说起孔融来,却还有些其他的故事,当初汉献帝刘协棋手长安,东奔雒阳,走的匆忙,更是只顾着她的那些忠臣,朝中有一批大臣根本没有来得及逃出去,长安便已经易手,结果孔融也就是其中一员,这本来也没什么,后来孔融千辛万苦的去了雒阳,倒是被天子用为御史台,哪知道没几天就得罪了李儒,因为是从长安逃过来的,李儒说有探子的嫌疑,结果孔融一生气,就干脆辞了官。
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于是孔融就打算回长安的家,结果快到了函谷关的时候,却遇到了强盗,可怜的孔融钱财全被人抢走,这一路上如乞丐一般,又抹不开脸,只是混在难民之中,去领救济,却哪知道却被暗间给盯上,最后给弄了个冒领救济给下了大狱,差点死在大狱之中,就是后来孔家得到消息,也没有将孔融捞出来,毕竟此时的孔家在后汉国没有任何权势,根本就没有人理睬他们,更何况是暗间营转过来的案子,花钱都解决不了
,最后迫于无奈,孔融上书一封,托人转到陈宫那里,因为牵扯到暗间营,最后陈宫不敢决断,便转给刘岩,于是引起了刘岩的注意,索性明着说,除非是孔融肯为后汉国效力,才能网开一面,最终孔融无奈,应了刘岩的征召,先为中书郎中令,后来迁九卿之一的治栗内史。
而孔融在后汉国做事,却是越来越觉得在后汉国与大汉朝不一样,后汉国吏治清明,是真正为百姓做事,而且重视教育,也让孔融一展所学,这一身的本事便能发挥出来,孔融也就慢慢地真正地融入了后汉国的体系之中,只是与刘岩相处不多,不过刘岩对孔融确实不错的。
再说此时孔融眼见刘岩望过来,神色不变,却是施了一礼:“大王,如果大王所言与百姓有利,臣自当誓死完成大王托付,如果大王所言,只是一时心血来潮徒费功夫,臣也会与大王分辨一番,请大王收回成命。”
面对孔融的话,刘岩也不在意,从刘岩的角度并不希望后汉国成为一言堂,众大臣都可以反驳自己,当然自己听不听是另外一回事,这种风气很好,有几次刘岩一时高兴的决定,就被众大臣给劝阻了,此事不但没有让众大臣有瞧不起的意思,反而更让众大臣佩服,皆称刘岩为明君,所以孔融才会直言不讳,并不怕刘岩羞怒,毕竟刘岩还没有发怒之余,随意对待大臣的时候。
不过听孔融这样说,刘岩不但不以为意,反而笑的更加灿烂:“孔大人,你是负责钱粮的,这件事正好是你所管的那一摊,我是这样想的,如今后汉国已经建国,国家也是国泰民安,蒸蒸日上,国力一天比一天强,百姓安居乐业,商人也都规规矩矩的,但是如今国中的欠款却有些流通不变,打个比方说吧,一
个商人在长安做生意,需要去美稷城购买一些东西,路途遥远,还需要带上足够的钱款,如今又都是大钱,如果是做大生意的,往往都是用箱子带着,一来不方便,二来不安全,所以我就想为了减轻商人们的负担,咱们建设钱庄,有国家统一建设,每一个县城都有,那么商人们买东西的话,从这边存进去,立下字据,就可以凭字据去其他的城池提出来,或者直接用字据购买东西,便省的整天抱着个大箱子东奔西走的,当然这字据却需要处理好,不能让人钻了空子,必须是谁存的谁取,这件事只怕要费一些脑筋——”
顿了顿,见众大臣都是一脸的沉思,刘岩索性将前世的经验灌输给众人:“另外,钱庄还可以有一项功能,那就是存钱和放贷,咱们后汉国发展很快,用不了多久,百姓们就能富足起来,到时候手中都有了闲钱,如果放在家里变不安全,那就可以让他们存进钱庄,钱庄便给他们利息,然后又做生意的钱不够的时候,还可以贷款,当然贷款的利息要比存钱的利息高,这样国家也能挣一部分。”
见众人想的更多,刘岩却还不满足于如此,深吸了口气,却是沉声道:“钱庄建立的好处还有很多,比如百姓存了钱,国家还可以借贷,用了兴建工厂作坊,用来投资每一项事情,比如将造监的农具生产,比如后汉国之内的道路建设,当然每一项投资都需要谨慎,如道路投资可以设立一些哨站,适当的收取一些费用,只是针对经商的,而且有这些哨站,也能监督全国的道路情况,防止匪患发生,总之这些钱国家也可以拿来投资,这样就能减轻国家的负担,而且加快国家的建设,而不用整天掐把着过日子。”
刘岩的意思大家也都听
得明白,不过孔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