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章李家还记得吗(1 / 2)
孙策时年不过二十岁而已,当初孙策随父跨江击刘表。冲锋在前,“扯弓搭箭”射死陈生,大败黄祖。后孙坚中箭身亡。他只好用黄祖换回父亲尸体,罢战回江东,葬父于曲阿之原,整个家族的重负。全部压在仅有十六岁的孙策身上。
葬父过后,没有消沉下去,他率军驻扎江都。“招贤纳士,屈己待人。”四方英雄渐渐来投奔他。“后因陶谦与策母舅丹阳太守吴景不和,策乃移母并家属居于曲阿,自己却投袁术。”在袁术处,策更是英雄无比,攻泾县,取陆康,所向披靡。连袁术也不得不叹道:“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后孙策借兵征江东,击刘繇,驱王朗,大战严白虎,收降太史慈,挟死于靡,喝死樊能。曹操也不得不赞叹道:“狮儿难与争锋!”
再说孙策的性格好强,仗着自己有勇力有武艺,每每行军打仗常常身先士卒,说起来好听,其实孙策虽力能扛鼎,却不会用人,大小战役,都要亲自冲锋陷阵,像神亭岭大战太史慈时,真是只身拼命,那有主帅风度?诸将像程普、黄盖、韩当、蒋钦等也反对他这种轻率之举,孙策却坚持己见,诸将也只好慢慢的跟在后面,结果使得诸将十二骑被刘繇的一千多人围攻,要不是“周瑜领军来到”,后果是不难想象的。孙策还多次只带数名大将,轻易出击,深入险境。这样,大将们怎么想?后来,张纟龙劝道:“夫主将乃三军之所系命。不宜轻敌小寇,愿将军自重。”孙策却无可奈何地说:“先生之言如金石,但恐不亲冒矢石,则将士不用命耳。”由此就可看出问题有多么严重,军中诸将对他的态度持有异议。
正是这种性格,孙策总会做出一
些让人想不到的事情,便如这年春节正月十二这天,孙策忽然来了兴致,竟然要去打猎,这本来也很正常,但是关键是孙策打猎,竟然没有告诉诸将,更没有和人商量,甚至只领了区区几个亲兵就偷偷的出了城,便在城外狩猎,结果遇到了许贡之子许平,领两名此刻伏于江边,趁孙策射鹿之时,变形刺杀之事,结果一箭射中了孙策的脸上,当时孙策并没有死,反而徒手将三名刺客搏杀。
吴郡太守唤做许贡,密表汉帝,说孙策骁勇,和项籍相像,该把他早些召回中央,不可听他留在江外,致成后患。许贡不仅品行不佳,而且对孙策早有害意。许贡早先在吴郡太守盛宪手下任都尉,后来,为自己谋得太守一职,竟要拿自己原来的上司盛宪开刀。幸亏上文提到的高岱将盛宪藏匿在余杭大族许昭家中,盛宪才保住一条命。周昂被吴景、孙贲打败逃到吴郡,许贡却不明不白地杀了他。不仅如此,许贡身为太守,却一向与境内匪首严白虎关系不清不白。
孙策入袭吴郡,先派部将朱治打败许贡,许贡只得投奔严白虎。后来严白虎也为孙策打败,许贡与严白虎一起投奔余杭许昭。孙策放弃用兵,改用招降的方法,不久许昭连带许贡、盛宪、严白虎不得已全部投降。许贡名为归附,却密谋推翻孙策,他悄悄上奏皇帝说“孙策骁雄,与项籍相似,宜加贵宠,召还京邑。若被诏不得不还,若放于外必作世患。”奏章不慎落到孙策手里,于是孙策只得令人将许贡绞死。
而许贡死后,贡之子平,便一直密谋为父亲报仇雪恨,常年关注孙策,这一天才算是终于找到了机会,只可惜当时不曾把孙策射死,但是孙策回去邾
县之后,自然有郎中为其处理伤口,郎中告诉他,说这伤可治,但应好好养护,一百天不能有剧烈活动。孙策拿过镜子自照面目,对左右说:“脸成了这个样子,还能建功立业吗?”奋起虎威,推几大吼,伤口都裂开了。当夜死去。
而坊间还有传闻,说是孙策杀了于吉,这于吉会妖法,人虽死却冤魂不散,纠缠于孙策,此后,每一独坐,都感到于吉好像就在左右,心中恼火。这次调治箭伤刚有起色,引镜自照,又见于吉立在镜中,回头看,不见于吉,如是再三。孙策摔破镜子,奋力大吼,伤口崩裂而死。
但是民间还有另一种说法,确实说是孙策之弟孙权,因为各种利益纠葛,加上手下部将的攒等,当时孙权的实力已经超过别、策;孙权周围的亲信,为了自己的利益,都希望孙权取孙策之位而代之,便怂恿孙权谋杀孙策而代之。
孙策、孙权二人对刘岩、曹操、袁绍三大集团的态度不同,当时各个集团合纵连横不断变化,因时而定,也就不会固定长久。孙策刚占据江东,刘岩、曹操、袁绍正要决战,这时,东吴只能有一个决定,可孙策与孙权的看法完全相反,孙策是想同刘岩、袁绍联盟,袭取许都。甚至要带伤出兵,决心很大,结果是遭到张昭和众将的反对。理由是“玉体违和,未可轻动”。孙权的态度鲁肃建议,“竞长江所极而拒守之”、“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由此可见,孙策与孙权在这个战略问题上,常常发生争论,而这种矛盾和争论往往与两个集团的利益直接相关,很可能成为孙权谋杀孙策的导火线。
有人便传说是孙策安排贡之子在江边刺杀孙策的,不然许平如何能够清
楚的把握孙策的行踪,毕竟孙策狩猎根本就是随机而动,能知道的人并不多,而许平也不可能一刻不差的跟着孙策,这其中还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