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四十八章 白沟河大战前夕(2 / 2)

加入书签

真的打败了辽国。

现在,辽国皇帝耶律延禧去向不明,辽国的中京已经被金国占据。眼下只有南京——也就是幽州,这么一座城池,还在辽国人手里。

童贯闻讯大喜。

如此强大的辽国,说没就没了。再厉害的老虎,若是四肢都被打断了,只剩下一张缺了牙齿的大嘴,那也不足为虑。

如今的辽国,就好像瘫痪的老虎,只剩半口气吊着。

现在,战无不胜的童太师来了,那辽国这半口气,也就别喘了。

二十万大军,难道还灭不了一个幽州城吗?

童贯对于胜利毫不怀疑,他只求速胜!

万一拖的

久了,幽州被金国人先打下来,那就让自己脸面无光了。

所以一待人马到齐——主要是各路西军到位,童贯立刻发出了进攻命令。

“向着幽州前进!杀光辽国人!”

二十万大军,当然不能一字排开向前推。那样根本没法走。

向着幽州前进,也得顺着大路走。

童贯很清楚禁军的实力——那就是不堪一击,所以他根本不敢把禁军放在前面,而是让刘家军在右翼,折家军在左翼,种家军居中,三路齐发,一起向前。

禁军,就跟着自己在后面压阵好了。

这样的阵型,对于刘家军种家军还好说,可是对于折家军就麻烦大了。

因为这次来的折家军,不是原来的折家军。这是一支残兵,抢劫百姓绰绰有余,可是打仗吗,那就免了吧。

吴阶根本没有想到自己被当作了前锋。

按照征方腊的经验,童贯应该以禁军为主,西军为辅,这才能让功劳落在自己口袋里。吴阶也是按照征方腊的模式来打算的。

可是他却没想到,辽国和方腊,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的敌人。

童贯不怕方腊,所以他敢以禁军为主力,西军打下手。遇到实在啃不下的硬骨头,才让西军上。

但是童贯怕辽国。在辽国兵马面前,大宋的禁军可以说毫无用处。这样他就万万不敢让禁军打头阵了。

西军能打,西军先上。

这顿时让吴阶陷入了巨大的危险之中。

抢劫在前,打仗在后,这是吴阶早就定下的策略。可是现在形势变化出乎意料,他的吴家军顶在了最前面,前面十里就是白沟河。

根据斥候的探报,白沟河对岸已经出现了大量的辽军,估计有近万人。

这是要让自己去送死呀!

吴阶忍不住拉动缰绳,停下脚步。他命令整个队伍停止行军。先歇会再说。

天空碧蓝如洗,四野

微风拂面,真是个难得的好天气。可是吴阶却满腹心事,根本无法放松下来。

他自诩当世诸葛,只是一直以来,命途多舛,怀才不遇。

吴阶本想借着这次伐辽的机会,“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可是谁知道遇上了秦牧。

他到现在也记得那日的每一幕画面。

那个手机,究竟是什么样的神器?怎么能把人都关在里面呢?

吴阶满脑袋都是疑问。这已经完全超乎了这位当世诸葛亮的认知范围。

别说是他这个冒牌诸葛亮,就是真的诸葛亮活过来,他也没见过手机呀。

不过秦牧并没有给他多解释。在秦牧看来,这纯粹是浪费时间。只看吴阶这一路的行为,在加上对折家人耍的心眼,他就跟自己走不到一路上来。

既然不是盟友,现在也谈不到是敌人,秦牧实在不愿意浪费时间在外人身上。

他随口敷衍两句就走了。以他的身份,吴阶自然不敢强留。

秦牧第二天就消失了,连带着他那些手下,和折家二公子,全都没了踪影。

这让吴阶莫名其妙。折可求告诉过他,折可存就在这里考察地形,所以吴阶才一路定下计策。可是折可存说走就走,这究竟是什么意思?

不过吴阶也没办法去问——人都找不到了。

秦牧的手下可不是老弱病残。相反,秦牧带来的都是近卫团中的精锐。来无影,去无踪。

别说吴阶的兵还缺胳膊少腿,就是四肢健全,他们也找不到秦牧的身影。

如果连他们都能发现近卫团的痕迹,那这些特种兵也没脸称自己是特种兵了。

秦牧的人马就好像他的手机一样神奇,说不见就不见了,只留给吴阶巨大的困惑。

不过这个时候,吴阶根本没时间分心考虑这些,他得给自己,以及这一支刚刚成形的吴家军找一条生路。

可是生路在哪里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