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回下 望眼欲穿公主留情 自反而缩国士归心(1 / 3)
待走到百姓跟前,方停住脚步,拱手道:“诸位,诸位。在下便是大宋国崇义公柴安风,不知诸位拦住去路,有何贵干?”
百姓面面相觑了一番,终于从人群之中走出一个读书人打扮的人,拱手道:“学生冯天羽,是本地的秀才。这厢有礼了……”
“哦?那么说,这些百姓过来送行,是你牵头串联的咯?爵爷是外国使臣,阻挡爵爷归程,是何等罪过,你们知道吗?还不速速退去!”完颜合达急匆匆赶了过来,不假思索便问出了这么句杀气腾腾的话。
这个叫冯天羽的秀才还算机灵,一见完颜合达的秃瓢脑门,又见他身上的衣着打扮,便知他是一位女真高官,便回道:“不敢。学生人微言轻,哪里能说动这么许多百姓?都是百姓感念爵爷恩德,自发前来的。学生不过是共襄盛举而已。”
柴安风唯恐完颜合达又插嘴讲话,便立即接话道:“在下哪有什么恩德给诸位?诸位怕是错爱了吧?”
“爵爷过谦了。爵爷先赈荒灾、后灭瘟疫,乃是我许州等地百姓的再生父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乃是人理纲常。百姓爱戴爵爷,乃是发自肺腑,谈不上什么错不错的。还请爵爷坦然受之,我等百姓也好心安理得。”冯天羽道。
“秀才说话,果然文绉绉的。听你说话倒也有些条理,不像是读死书、死读书的人,怎么这把年纪了,还是一个秀才?”
冯天羽看上去大概也在三十岁左右。
三十岁上下、甚至四五十岁的秀才固然并不少见,可大多是乱枪打鸟,考了小半辈子才混到了一个最腌臜的功名。而像有才气的读书人,往往十几岁就能考上秀才,二三十岁就能成为举人、进士,为朝廷效力了。
比如讲耶律楚材。十六岁时候,原本能够蒙赐官位的他,执意要参加御前考试,被举为全场第一,名正言顺地当上了正五品的同州同知。
同耶律楚材相比,冯天羽进步得确实是有些慢了。
读书人,哪个不想着“寒窗十年无人问、金榜题名天下知”,当然也想高中状元、光宗耀祖,可有些事情是急不来的,考不中也没办法。
于是冯天羽答道:“还是学生才疏学浅,不能受考官的垂青啊!”
这话倒也得体,完颜合达听了并没有生气,却道:“陈秀才不像是没有学问的人。大概是前几年的文章不合考官的口味罢了。再考两科,必然是能够高中的。如果不中,到我完颜合达的幕府里来效力也是可以的。”
“竟是完颜大帅来此,失敬失敬。”说着冯天羽便朝完颜合达深深作了一揖,又道,“听说赈灾、抗疫之事,大帅也颇有参与。百姓感念恩德,都说大帅体察民心、爱民如子。我等在此恭送爵爷南返,大帅是不会反对的吧!”
不愧是读书人,好厉害一张嘴啊!
这话把完颜合达的嘴
堵得严严实实,只得答道:“好吧,尔等的心意,爵爷已然领受了。爵爷在大宋国内事务繁忙,正要兼程回国,尔等也无须拦阻,就此散了吧。”
这话也厉害,说得仿佛百姓堵在这里,是在给柴安风添麻烦一样。
那冯天羽却道:“大帅,听说大帅仁慈,凡此处过不下去的百姓,想要南迁至大宋的,大帅绝不拦阻,不知此事是真是假?这么多百姓之中,有不少愿意跟着柴爵爷南去的,想必大帅也不会橫加阻拦的吧?”
这事倒是真的。
今年赈灾之时,柴安风和完颜合达约法三章,其中一条就是不禁百姓南迁。
当时完颜合达考虑把灾民限在原地,也不过是让他们等死而已,便也就勉强同意了。不过这种同意,既没有签订协议、也没有下达命令,只不过是在具体办事过程之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如今皇帝就在不远的许州城下,原本施行的这种潜规则都要收敛一下,更是不可能明目张胆地挑明了的。
于是完颜合达斥道:“胡说!尔等都是大金国的子民,沐浴我大金皇帝的恩惠,岂能说走就走?就算本帅勉强答应你去大宋,万一哪一天大宋国遭了灾,难不能尔等就又要回归故里,重返我大金国了?这般首鼠两端,岂是为人之理?”
“良禽择木而栖,本就没什么稀奇的……”冯天羽顶嘴道。
“好了!你们烦不烦!”柴安风立即把他的话打断,“你这厮真不知抬举。完颜大帅已经够给你读书人面子了,你还当着他的面不依不挠!行了,你们既然是来送我的,那我也不能不走。等我走后,你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说着,柴安风随手接过身旁一个小男孩手里捧着的一碗凉水,一饮而尽,便拨马沿着大路往南去了,头也不回。
这几句话,听起来不温不火的,却是柴安风智慧极限的体现:
先骂冯天羽一句,给完颜合达一点面子,把他的怒气先浇熄一点;再点明不要在完颜合达面前纠缠,免得惹急了这位手下雄兵十万的大元帅;最后再告诉冯天羽,想走也可以,等我离开此处,你们背地里暗暗跟过来,谁也管不着你们!
这几句哑谜打得虽然不是最高明的,倒也有些水平了,要是遇到官场上的老油条,一定心领神会,就此作罢了。奈何冯天羽只是个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