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026章 大坝保住了(1 / 2)

加入书签

村里,万胜云和李德强正在挨家挨户敲门,组织群众转移,场面一片混乱。

突然,有人跑过来对万胜云说:“万书记,五保户李奶奶,还有好几户老头老太太说什么也不肯走,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背!他们强行背出来,送到村东小学去。”

“好!”

村南邻近水库的低洼处,二十几户平房进水,部分平房已经倒塌。万胜云身穿雨衣,指挥群众转移财产,现场一片混乱。

几个镇干部正和村干部们一起,先是巡逻在村里可能出现险情的每个角落,确定几处险情最严重的地段后,最后一起组织青壮年劳力挨家挨户指挥搬迁工作。有些老人不肯走,于有江、宋乐、于林、张冶等年轻人便冲进家门,背起老人,把他们送到安全地带。在他们的带动下,不少村民也加入到转移老人的行动中来,有的人前脚背起老人刚离开,后脚就传来墙壁轰然倒塌的声音。

更让人揪心的是水库大坝上的险情。水平面离大坝已经不足50厘米,还在一点一点地往上涨。为确保人员安全,张胜利指挥众人撤离大坝,同时,在溢洪道一侧打炮眼,准备一旦接到市领导的命令,立即炸坝!

张胜利现在唯一的希望是在溃坝前把闸门提起来,他站在大坝下河道的高处,密切地注视着小刘的一举一动。

宽阔而巨大的闸门下,小刘钻好了最后一个洞。

他仰头,嘶哑着嗓子高喊:“放几块大石头下来——还有绳子——”

坝上的人听不清,大声地问:“什么?你要什么?”

张胜利听清楚了,也朝大坝上喊。雨声太大,再加上闸门底部喷射而出的水流声,掩盖了张胜利的声音。无奈,张胜利打电话给刘书记,让大坝上的人放几块大石头下去。

我站在刘书记身旁,听清楚后,不等刘书记安排,就冲上大坝,和坝顶上的人一起,拴好十几块大石头,连同绳子,一一放到坝底。

这时,已经是凌晨四点五十了,水库水位眼看着就要与大坝齐平了!

此时,小刘已把十五根钢钎逐个插进电锤钻的圆洞里,正忙着往钢钎与闸门接触的部位垫石头。垫好石头后,大坝上又放下几个大石头,小刘挨个解开后,用绳子捆牢在钢钎上。做好这一切后,大坝上的人把他拉上来,闸门起动机开动,四根钢丝绳被拉直,但闸门依然一动不动,起动机再继续转动,钢丝绳就有被再次拉断的危险。张胜利一挥手,两名战士关闭发电机,钢丝绳慢慢松驰下来。

就在小刘在坝底紧张忙碌的时候,分管的副市长赶到了。副市长一看眼前的情况,转头问刘书记:“村里群众都转移了吗?”

“都安全转移了,另外,群众的贵重物资也被转移到安全的位置了。”

“下游几个村呢?”

“总共12个村子,村民和重要财产全部转移到了安全地带。”

“好,根据市常委会的决策部署,以及现实情况,现在我命令:现场人员一律转移到安全地带,炸坝!”

刘书记和张胜利大声喊着,指挥大家向北侧安全地带撤离。大坝上,人们扯紧绳子把小刘拉了上来,把现场的物资都收拾好,运走。现场的车辆也开下了大坝,停在速生杨树林北侧的平坦地带。

大坝南端,负责爆破的技术人员,正在往炮眼里装炸药。装好炸药后,开始往外拖电线。

此时,天光渐渐亮了起来。现场的人都转移到了大坝北侧,距离水库500米左右。他们的脸上,泪水和雨水混合着,滚滚而下。他们顾不得擦,眼巴巴地盯着爆破公司技术人员的一举一动,不少人眼里噙着泪水。

这座小(二)型水库,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建的,全镇的青壮年劳力3000多人,奋战了一个冬天,硬是挖起了一座水域面积12平方公里,储水量60万立方的小(二)型水库。水库建成后,为下游30多个村庄、近7万亩农田提供了灌溉用水,让马家镇变成了全市有名的粮仓。

这座水库,也陪伴了十二里铺村人半个多世纪,是十二里铺几代人心向往之的地方。在十二里铺村60岁以下的人的记忆里,这座水库是他们小时的天堂,夏天可以偷偷在这里游泳,虽然事后被家长发现了,免了不了一顿皮肉之苦。也可以在冬天结冰的时候,到水库里玩冰。还可以在浅滩里摸鱼、摸河蚌。而现在,由于天灾人祸,却要炸毁大坝!而要彻底恢复原貌,不知要等几年。

“倒计时准备……”张部长下达炸坝的命令。

突然,北岸人群中爆发出惊喜的声音:

“雨停了!”

“雨停了!”

“天亮了!”

张胜利借着微弱的天光,看了看水库,一点点上涨的水面似乎也停止了上涨,连忙对张部长说:“等一下张部长!雨停了,能不能让大伙再努力一把,把闸门提起来。”

“雨虽然停了,可是汇集到水库里的水一点也没停下来。”

“张部长,给我十分钟!十分钟后,闸门再提不起来的话,再炸坝,行不行!”

张部长把征询的目光投向副市长。

副市长铁青着脸,看了看水面,又盯着大坝看了几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