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五十章 火炉革命(2 / 2)

加入书签

中的办法,首先就是生铁火炉的价格必须足够高,高到买了的人不愿意随便卖出去。

另外就是购买了火炉的人家,都必须登记造册,这样有利于排查,就算是损坏不能用的,也必须主动上缴,然后补点差价办理以旧换新手续。

至于广大的民间,一种陶土和红胶泥结合的炉子被钟粟构想出来了。

虽然这种做法貌似把消费者进行了三六九等的划分,但在这个时代,实在没有太好的办法。

就算排除大宋的生铁管理政策,大宋的生铁产量也很有限,根本无法满足大量的火炉打制。

短短五六天过去后,煤炭可以安全使用的说法,很快便在登封人民中传诵开来。

等到有些人反应过来,生铁的火炉已经所剩无几。

不得

已之下,大家又吧目光放到了那些陶土复合材料制成的火炉上。

虽然看起来逼格低了不少,散热效果略微差了一点,但跟火盆的效果相比,还是有和天地的差别。

一夜之间,登封几乎所有的瓷窑都开始按照钟粟的设计方案烧制火炉,有利可图的事情,反应稍稍迟钝那就等着天上掉馅饼吧,如果不掉就被市场淘汰吧。

钟粟不确定这样做会不会对登封的经济造成冲击,但起码可以肯定,小冰河时代冻死人的情况可以有效缓解。

其实这也不是什么问题,瓷器的出货量从来都不会太大,毕竟这种东西还是比较稀有,并不适合所有的平民百姓。

现在大量改为烧制陶火炉,加上瓷窑的库存,短时间内不会对市场造成多大的影响。

等到市场上瓷器供需快出现矛盾的时候,天气也不再冷了,瓷窑继续恢复瓷器烧制即可。

这也是钟粟对火炉革命的初步计划,等到这一计划在登封成功实施,他就可以将这个方案带到汴京。

汴京的体量太大,加上对季节的依赖,不是一年就能够推开的,积累足够多的经验还是有好处的。

登封无非就是个县,就算失败了,最多损失一些钱,客观上还帮助了那些灾民。

放在汴京就不一样了,在赵煦跟前做实验,一旦失败恐怕会有性命之忧的。

就算没有性命之忧,恐怕从此会失信于赵煦,那样此前的所有计划都会受到影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