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五章 暗流汹涌(1 / 2)

加入书签

景泰元年八月二十一日。

历时三个月的大战终于结束。

此时的中原境内,再无瓦剌人横行的踪迹。

也先率军退至塞外,数次企图南下,却都被朱正早就部署好的严密防范而未能得逞。

京都外的黄沙道上,车马如流水般进进出出,京都战胜的消息不断传送出去,漫天开花。

消息同样传到了南京。

行宫内。

张贤正陪着两岁的朱见深玩拨浪鼓。

他领了太后懿旨,带着朱见深逃到南京。

张贤是认定了京都必然会沦陷,到时候太后和新皇还是会被打得落花流水,迁都道南京来。

到时候,新都建立,自己护主有功,少不了又是一番封赏。

只是,这几天一直没有战报传来,张贤根本拿不准京都内的情况,这还是让他有些头疼。

正想着。

外面突然飞来一只信鸽,稳稳地停在他窗前。

“这是……杨阁老的信鸽!”张贤看着鸽子脚上独特的脚环,立马认了出来。

他快步走上去,将竹筒里的纸条取出来。

略微一扫,便脸色大变!

“京都胜利,瓦剌撤退!”张贤不敢相信地望着纸条上的八个大字,心里咯噔一下。

“大事不好!”他猛地一拍脑袋

,转身便回到殿内。

一把抱起还在床上玩耍的朱见深,快步朝外走去,“快!快回京都!”

快马嘶鸣。

官道上瞬间扬起一片尘土,飞沙走石让人睁不开眼睛。

夜幕渐渐降临。

火把摇曳着微弱的光。

京都城的灯火还没全部点亮。

朱正靠在暖阁的软垫上,手里还捧着一篇《辨奸论》。

王吉小心翼翼地在一旁伺候着,手里的蒲扇偶尔扇一扇,暴雨停了,伏天里的热气又开始折腾人。

“皇上,御膳房送来的银耳莲子汤都凉了。”

朱正头也没抬,不知道在想什么。

王吉见状,也不再多说,少说少错,这是死去的师傅教他的。

可伴君如伴虎,他们这些做太监的,天天贴身伺候着,若是不知道君王心里在想些什么,万一哪天会错了意,指不定就要掉脑袋了。

王吉打起精神来,继续扇着手里的扇子。

朱正手里的书已经很久没翻页了,他眉头紧锁,目光中似乎有一头蛰伏的巨兽,安静又骇人。

“陛下!锦衣卫副指挥使张虎生求见!”

突然,门外响起一道粗犷的声音。

朱正眼睛一亮,猛地坐起来,“宣!”

一身飞鱼服的张虎生走路带风,快

速进入暖阁,俯身下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朱正一摆手,示意他起来。

张虎生连忙站起,刚想说什么,又看到朱正身侧的王吉,到了喉头的话生生咽了下去。

朱正眉头一挑,便明白了什么似的,一个眼神递过去,王吉便带着殿中伺候的众人退了出去,末了还细心地将暖阁门关上了。

待暖阁清净,只剩下朱正和张虎生二人。

朱正将手中的书放下,问道:“事情办妥了?”

刚站起来的张虎生又连忙跪下:“回陛下,臣赶到千丈崖,眼见就要得手,却被人拦住了。”

“瓦剌人?”朱正不禁皱了皱眉。

他之前暗示张虎生,大明决不允许再一次面临这样憋屈的战争,要想不重蹈覆辙,就要将危险扼杀在摇篮里。

而危险,恰恰就是被俘虏的朱祁镇。

这才有了张虎生前去劫囚车的事。

张虎生摇了摇头:“不是,是一群黑衣人。”

朱正心里有了计较,不动声色道:“你可知对方是谁?”

张虎生踌躇一下,“臣怕暴露身份,未敢与之交手,是以也没看出对方来历。”

“唔……”朱正点点头道,“无妨,既然已经尽人事了,这便

是天命,天命不可违,你下去吧。”

张虎生是个有眼力见的,见朱正不怪他办事不力,便连忙起身告退。

夜有些深了。

朱正独自坐在暖阁,望着黄豆大的灯火出神。

张虎生不知道那些黑衣人是谁,朱正心里却是门儿清。

这世上,既然有像他这样想要朱祁镇死的人,那也就有想要朱祁镇活下来的人。

而最希望朱祁镇活着的,便是他的生母,当今孙太后。

那些黑衣人,必定是孙太后派去的。

自己想杀朱祁镇的心思,孙太后势必也算到了。

两人心照不宣,不过,明面儿上,谁也不会先捅出来,毕竟家丑不可外扬,何况关系到国之安危。

可暗地里,就不知道了,为了保住自己的儿子,孙太后不可能会如此善罢甘休,这看似平静的皇宫内,只怕又要掀起一股暗流了!

朱正叹了口气,拿着小剪子,一点点掐着灯芯。

屋内更加明亮了。

历史上,朱祁镇御驾亲征被俘,无奈之下被废帝,遥尊为太上皇。

但不过一年时间,瓦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