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9章 尾声(1 / 2)

加入书签

跟着叫花子一起来的,还有今晚在周边巡逻的村民们。

村民之中,有人认识在附近讨饭的这些叫花子。

剑拔弩张的氛围才逐渐消失。

其中最为年长的叫花子,看到刘稷自院中走出,拱手作了个揖。

“刘稷家是吧?贵人说了,这礼物必须当面送给你,还要让你听个响。”

当刘稷看到人群里抱着陶罐的小男孩,费力地将陶罐往地上砸去,瞳孔猛地一缩。

等……

一切发生得太快,根本来不及阻止。

“哗啦!”

罐子碎裂,一颗满脸糊着血,瞪着两只青灰眼睛的人头,骨碌骨碌地滚到了小男孩的脚下。

在场所有人看到这颗人头,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而摔罐子的小男孩,发出一声惨叫,便吓得厥倒,四脚抽搐。

“快!快掐人中!”

刘稷被叫花子们挤在一边。

看着众人忙作一团,那颗人头被踢来踢去,踢到了他的脚下。

刘稷弯腰将人头捡起,默不作声地把人头放到了地窖里。

站在旁边帮着盖盖子的刘菽,看了一眼他手上干涸的血迹,低声问。

“大哥,明晚会不会还有人头送来?”

“会。”

当日进山杀流寇的江湖游侠一共有五位。

这才两颗人头,还差三颗。

“大哥,流寇为啥要给咱家送人头?”

面对阿菽的疑问,刘稷想到挂出去的木牌无人问津。

连本该主动来询问他,何时种植魔芋的财主们,也无人登门。

心里隐隐有了猜测,这是一种警告手段。

不是警告他,而是警告杨财主等人,还有想领悬赏的江湖游侠。

赵县令早有杀他的心思,因此,不允许他再有任何超出预期的帮手。

“因为有人不想装了。”

刘菽困惑地眨了眨眼。

接下来。

刘稷更忙了。

每晚都会有一颗人头,通过各种方式,放到家门口。

刘稷将它们统一冰藏起来。

第六晚,人头如预料中的一样没有来。

却来了一群不速之客,来讨要人头。

“刘东家,死的是我们的亲人,我们知道是流寇所为,我们不要悬赏,只想替亲人报仇!”

这些人,年纪小的仅有十岁出头,年纪大的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

刘稷见他们报仇的心思很坚决,便将真相说了出来。

得知亲人不仅是被流寇杀死,赵县令还是主使者。

众人惊呆了。

“刘东家,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先剿灭流寇,再找证据推翻赵县令。”

有了这群江湖人士的助阵,再加上刘稷日夜赶制出的五把诸葛连弩,还有景婳借助搬动魔芋,留在家里的十位老兵。

不等赵县令获得踏犁被毁的消息。

在第七夜来临时。

刘稷抢先动手。

按照乡亲们提供的消息,整合出来的情报,确定了流寇团伙所在的山寨位置。

先下手为强,和景婳一起带人上山。

刘稷先和训练过的老兵们,以诸葛连弩和长枪阵打先锋,射杀山寨的流寇守卫。

接着江湖人士凭借灵活的身姿,追捕往山下逃亡的流寇。

就算有漏网之鱼,不是被山下守着的各村青壮年围,就是掉进了刘稷让大家挖的活坑之中被捕。

整整一夜。

除了没在山寨里的大当家以外,其余的全部不是被杀就是被伏。

“刘东家,咱们来得可真凑巧了,他们正商量着,明晚攻打刘家寨呢,大当家确定好作战计划,去县城复命去了。”

趁热打铁。

刘稷带着活口,还有得知流寇与赵县令是一伙的乡亲们,一起前往县衙,找赵县令算账。

得知这件事的人越来越多,百姓们自发地组织起来,找赵县令讨个公道。

当他们赶到县衙时,赵县令和大当家的脑袋,已经不知被谁砍掉,正悬挂在“公正廉明”四个烫金大字的牌匾上。

带领百姓前来的刘稷,看了一眼站在石狮子阴影里,用红裙擦着血刃的景婳,无奈又宠溺地摇头失笑。

“都说了不用她冒险……罢了,再制造一起无头案就行了。”

赵县令死后。

武陵郡守贴出告示,悬赏诛杀朝廷命官的凶手。

数月无果。

整整一个夏季,刘稷与景婳利用制冰以及改善生活是的其他发明创造,赚得盆满钵满。

跃升成为了武陵郡首富,在推广踏犁的同时,买下了多个县域,共计三十万亩良田,继续整顿佃租契约。

并囤积粮和改种其他农作物,为来年的酿酒新商机做准备。

秋收时,朝廷终于得知了踏犁的存在。

然而,还没来得及推广,皇帝病亡,朝廷动乱。

拥兵自重的各诸侯都想挟天子以令天下,却因互相扶持的皇子不同,暗中对皇族子弟下毒手。

半年不到,皇室子弟凋零,竟没有留下一个男丁。

并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