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皇上吃了我们的豆花(1 / 2)
朱允熥感受到朱元璋的目光,抬眼望去,正好看见那个卖咸菜饭的老者缓缓走来。
“哎呀,真是小公子你啊,许久不见,您真是越发精神了。”
老者笑着拱手行礼,随后视线转向朱元璋和朱标。
“这二位,定是小公子家中的长辈了吧,真是气度不凡,一看就是大富大贵之人。”
朱允熥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也拱手回礼。
“上次尝了您的咸菜饭,我爷爷可是一直念叨到现在呢,今天真是巧了又碰上了。”
朱元璋目光如炬,注意到老人手上的厚茧,随口问道:“老人家以前在军队待过?”
老者哈哈一笑,摆了摆手:“那都是些陈年旧事了,记不清了。”
朱元璋轻轻颔首,又关心地问:“官府有没有短了你们的养老钱?”
老人连忙摆手,满脸的认真:“哪能呢,官府的大人们可不敢在这方面马虎,每个月都按时按例派人送到家里来。”
“就算有时他们忙不过来,也会提前通知我们,让我们自己去领。”
说罢,老人麻利地为朱元璋三人斟上了三杯清水,口中还不停赞叹着现在大明朝的盛世景象,以及皇上是如何的仁德宽厚。
朱元璋听着,眉宇间不禁扬起几分欣慰之色。
在一旁卖豆腐花的年轻女人,笑着递来一小碟酸菜。
“三位别见外,这是搭送的小吃,就我们家的咸豆腐花最是开胃。”
朱元璋轻轻应了一声,尝了口酸豆角,再喝了一口咸豆腐花。
一抹嘴角,舒畅地叹了口气:“爽。”
接着,他的目光转向那女人。
在她的豆腐花摊后,有个半大的小子正忙着给煮豆腐花的炉子添柴,一旦听见有顾客上门,就手脚麻利地准备起来。
朱元璋关切地问道:“就你自己拉扯孩子?孩子上学了吗?”
那女子先颔了颔首,又摆了摆手:“孩子他父亲近来都在帮村里疏浚水沟,说盼着明年丰收,攒够了银钱,就能让孩子进学堂了。”
“不错,真是不错啊。”朱元璋面露满意之色。
女人接着感慨:“都是托朝廷的福啊,要不是皇上心肠好,我们哪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吃得饱穿得暖,省省钱,孩子也能进学学堂念书了。”
朱允熥闻言,不禁转头望向朱元璋。
只见朱元璋脸上并未因百姓的赞颂而显露出得意之色。
皇爷爷恐怕是想起了前朝苛政下百姓的苦难吧。
朱允熥暗自思量。
不一会儿,祖孙三人已将咸菜饭和豆腐花吃了个精光。
朱元璋感慨地站起身,挥了挥手:“吃饱了,该回家了。往后有空,咱再来光顾,你们可得好好过日子啊。”
卖咸菜饭的老人和卖豆腐花的女子连忙弯腰行礼致谢。
朱允熥望向坐在轮椅上的朱标,又看看朱元璋。
见朱元璋已朝宫中方向走去,他连忙推着朱标紧跟其后。
刘建安手一伸进怀里,就摸出两块零碎的银子,数量不多,大概也就几两重。
“你家的手艺真是没得说,我家老爷吃了觉得好,特意让我赏你们的。”
老者和妇人一听,连忙上前推辞:“这可使不得,东西不值这些钱,真的不用。”
刘建安摆摆手,往后退了两步,认真地说:“我家老爷,就是你们刚才提到的大明皇帝。这是皇上的心意,收着吧,不可不领情。”
话音刚落,刘建安脸上挂着笑,转身就走了。
老两口面面相觑,一脸的不可置信。
自家的小吃竟然被皇上尝了?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他们打了个激灵,赶忙跪倒在地。
“小民感谢皇上恩赐。”
“祝皇上万岁安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
皇城北侧,紧挨着禁军驻扎的大营地,平日里鲜有百姓的踪迹。
因此,今日朱家祖孙三人出宫,特地选了这条路线。
待到回宫时,为避人耳目,自然也沿原路返回。
朱允熥跟在后头,推着朱标,时不时抬眼望向前方背着手的朱元璋。
朱元璋并未因今日听到百姓对自己的赞誉而展露欢颜,反而显得有些郁郁寡欢。
正当朱允熥沉思之际,朱标突然转身,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
朱允熥低下头,听见朱标低声道:“去吧。”
朱标朝朱允熥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上前陪伴朱元璋。
朱允熥心领神会,侧身让开,让刘建安来推轮椅。
自己则快步上前,贴近朱元璋身边,轻声唤道:“爷爷……”
朱元璋抬起手,转向一脸忧色的朱允熥。
“怎么不陪你爹聊聊天?”
朱允熥微笑道:“允熥见爷爷独自走在前头,心想爷爷是不是偷着乐,因为听到了百姓的赞美之词。”
朱元璋瞪了朱允熥一眼,察觉到孙子言语中的忧虑。
他摆摆手,再次背起双手:“咱不过是在想,咱大明仅仅是让百姓有饭吃,有衣穿,孩童能上学,就得到了如此高的赞誉,咱心里忐忑不安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