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04章皇上,皇太孙让我不要告诉你(1 / 2)

加入书签

朱允熥微微颔首,深吸一口气。

此时,大明朝臣已经惊慌议论起来。

紧张氛围如洪峰般汹涌,几乎要将文渊阁淹没。

……

朱允熥额上的青筋隐约跳动,目光盯着满面焦急的差役。

太行大堤崩塌已经五日,开封府的急报今晨送达京师。

六府被洪峰吞噬,特别是开封府的现状,绝对超乎一般人所能想象。

望着身上泥泞,一脸疲惫的差役,朱允熥挥手示意:“带他下去休息整理一下。”

“小的谢过殿下,请殿下尽快令朝廷援手六府。”

差役本该随着内侍默默退下,却一时忘了规矩,出声恳求。

朱允熥眼神一凛:“本宫记下了。”

差役抬首,望向众人,眼中闪过一丝畏惧,随即低头,小心跟随着等待已久的内侍离去。

待差役离开。

郁新即刻上前,“殿下,户部即刻筹备30万担粮食,由应天府直供灾区。十日内,再从杭州府,淮安府等地调拨50万担粮食救援六府。”

张襄也趋步至郁新身旁,“殿下,工部十日内可从六府周边征集5万劳力。三十日内,能征集15万。”

稳定六府,遏制洪峰引发的后续政局动荡,是郁新跟张襄共同考虑的紧迫问题。

若六府灾情失控,朝廷不能及时控制灾情,安抚民众,救助百姓。

作为大明人口稠密区的中原六府,恐将给朝廷带来巨大冲击。

六府若乱,南北交通必然受阻,国家命脉断绝。

难民转为流民,一旦被有心之人操纵,便会在中原腹地激起民变。

到时候,可不是数十万担粮食,十多万劳力所能平息的了。

朱允熥强压胸中怒火,冷峻的目光扫过二人,“开封急报,兰考县两处决堤,今日各位就留在文渊阁吧。时间已延误五日,朝廷今日必须拿出方案。”

言毕,朱允熥不顾满腔救急良策的群臣,向朱高炽递了个眼色,转身向外走去。

黄河决口,中原成泽。

历朝历代,此事都皆非小事。

较之去年冬季长江两岸的大雪,形势更为严峻。

决堤让乡间屋舍尽毁,百姓家破人亡。

洪峰肆虐,生灵涂炭。

灾后,民众食不果腹,土地荒芜,更有瘟疫蔓延之虞。

六府百万生灵被困,千万中原百姓身处危境。

处理不当,朝廷或将耗费无尽钱粮。

这事已经不是自己能一言定乾坤的了。

得让父亲知晓。

也得让皇爷爷心里有数。

从文渊阁到乾清宫,这段路走得格外漫长。

途中,各种策略跟政令在朱允熥的脑子里翻腾。

兰考县那堤坝一炸,六府的洪灾无疑是雪上加霜,下令炸堤的兰考县官员,朝廷要不要出手管管?

兰考县若动了,开封府是惩是纵?

百姓该往哪儿安置,粮钱怎么分发,决堤怎么堵,桩桩件件,都是急茬儿。

这期间,下面会不会有人浑水摸鱼,趁火打劫?

商贾乡绅们,会不会趁此乱世,强占田产,哄抬物价?

就连应天府的朝堂,能不能独善其身,不受六府灾情波及?

但无论怎样,今日都是大明的灾难日。

百万苍生受难,历史的长卷上,这一笔注定沉重。

“太孙不是在文渊阁跟各位大人议政吗?”

刘建安的声音总算把朱允熥的思绪拉了回来。

他微蹙眉头,乾清宫已近在咫尺,刘建安那满是困惑的脸也映入眼帘。

朱允熥面色沉稳:“父亲在吗?”

刘建安一头雾水,望向乾清宫前的三大殿:“太子殿下在华盖殿,这几天忙着为先皇后祈福,正忙着安排仪式细节呢。”

朱允熥点了点头,自嘲般笑了笑,洪灾把他搞得晕头转向了。

“本宫先去找父亲,大伴暂且别告诉皇爷爷。”

刘建安自然答应。

待朱允熥迈向华盖殿,他便迅速隐入乾清门后。

不多时,刘建安已在乾清宫内禀报。

“皇上,太孙殿下刚从文渊阁来,去了太子所在的华盖殿。殿下吩咐,此事暂时别让您知晓。”

埋首于水陆法会跟斋醮仪式古籍中的朱元璋,闻言抬眸,目光在刘建安脸上跳跃几下。

“朕记得没错的话,今日各部堂官是要在文渊阁集会议事的。”

刘建安确认道:“没错,皇上。”

朱元璋摆手:“你去文渊阁看看,朝廷今天到底出了什么状况。”

刘建安无声退出。

华盖殿。

朱标正领着虚尘大师,虚玄子道长及几位两教弟子,围绕两座模拟应天西城祈福盛会的小型建筑模型,低声讨论各项安排。

朱允熥的脚步略显突兀。

一踏入殿,便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贫道见过皇太孙。”

“贫僧见过皇太孙。”

虚尘大师跟虚玄子领头,一干僧道行礼。

朱允熥轻轻颔首,来到朱标跟前:“儿臣参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