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09章 一个小目标(2 / 3)

加入书签

是学音乐。

好在李家的新生代比较多,李浩然和张琳他们虽然离开担担岛了。

可还有小图图、闽闽和龙龙,以及水花姐家的老三,还有二哥家的老二。

虽然家里很热闹,每天都是鸡飞狗跳,可老李这段时间真的很不开心。

因为过完年后,小女儿李小榕很快就要三十了,可却连个男朋友都有没有。

也不是没谈过,前两年找了同一个医院的,可还没谈半年就分了。

男方还跑到担担岛来,说真的很喜欢小榕,希望老李能劝劝她,可不劝还是没事。

劝了后,老李跟小榕的关系僵住了,李多鱼今年打电话问过了,小妹今年过年,大概率还是不回家。

至于当初的村医张德发则已经和同学结婚了,现在孩子都一岁多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 。请牢记。 四年的时间变化真的很大,当初担担岛才三十多栋房屋的新区,现在已经有两百多栋房屋了,靠近码头位置的都被抢光了。

甚至有人把盖好的房屋拿出来卖,价格高到都可以在榕城买一套商品房了。

李多鱼在那里也搞了一栋小别墅,地理位置非常好,眼前并没有视野遮挡。

真正做到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而就这几年的时间,担担岛的渔船几乎更新了一遍。

现如今渔船数量加起来比整个镇的都多,哪怕新码头那里也是停的密密麻麻。

据村委会统计,下沙村就有将近三百艘船。

省里面直接给下沙村搞了块【闽省渔业第一村】的招牌,而村委会则在码头那里搞了块大大的石碑,直接把那七个大字刻了上去。

至于海带田的话,则已经是满负荷了,小雷洋海域搞了一万多亩,东甲礁那边也搞了将近一万亩,陈家村那边也在鸟嘴礁那里搞了一万亩。

单单他们担担岛的海带养殖面积加起来,差不多就有三万多亩。

而伴随着进入九零年代,货币贬值还是非常明显的,物价每年都在上涨。

海带的价格自然也就跟着水涨船高,单单这三万亩海带,每年就能给担担岛带来近千万的收入。

而在九零年代初,这笔钱是非常恐怖的一笔数字,早期跟着李多鱼养海带的这帮人,现如今一个个都富得流油。

因为担担岛的轮渡现在可以运车的缘故,现在岛上很多户海带养殖户都买起了摩托车。

老陆家甚至买了辆小车,这车是给上门女婿张元盛买的,在他的辛苦“耕耘”下,老陆家终于也迎来了一位男丁。

孩子出生的那天,老陆激动到在天后宫拜了一整宿,恨不得把天上的各路神仙都给感谢一遍。

而让大家没想到的是,当年多到用来沤肥的大黄鱼,斤级的已经飙升到三十块了,三斤以上的,上百块都有人收购。

可就在宁德一处叫官井洋的地方,李多鱼正在视察大黄鱼养殖基地。

经过四年的不断努力,现如今大黄鱼的养殖已经成熟了,李多鱼在这里投资了三十多片养殖大黄鱼的渔排,还搞了一个将近五十亩的插杆围网养殖。

今年预估有二十万尾的大黄鱼收成,而在这个年头,大家都不知道大黄鱼已经可以养殖这件事。

很多渠道商听到消息后,一窝蜂涌了过来,李多鱼本想以野生大黄鱼的五分一价格出售。

可没想有的渠道商,居然把价格抬到了野生大黄鱼的三分之一,估摸着就是打个信息差,把养殖的大黄鱼当成野生的卖。

李多鱼也不是什么善茬,他只管做好自己的就行,至于渠道商怎么宣传跟他没多大关系。

哪怕他低价卖给他们,估摸着,对方还是会以野生的价格去卖。

大黄鱼收成时,李耀国简单算了一笔账,眼睛都快冒光了,居然比养虾还要赚钱。

二十万尾,每尾大概两斤左右,每斤的批发价将近十五块吗,单单大黄鱼的收入就有六百万。

比较可惜的是,大黄鱼要养殖三年,但只要持续养殖的话,每年都是会有收成的。

现如今李耀国已经不再分管鳗鱼养殖厂了,而是单独成立了财务部专门分管闽龙的各项资金。

主要是老四的产业越做越大,项目越做越多,要是没人帮他理清这些财务的话。

就他那粗心的性格,估计整个闽龙企业会乱成一锅粥。

在这四年的时间,闽龙企业的养殖规模扩大了整整四倍,所属的企业也变多了。

石头和小金分管的那个养猪厂,规模也跟着扩大了三四倍,现在一养就是好上万头猪,不单单榕城,有时候连鹭岛那边都会到闽龙养猪场要货。

南日镇的鳗鱼养殖厂现如今已经有五百亩以上的规模,每年都能赚到不少外汇。

自打李多鱼将鳗鱼养殖技术公开后,南日镇则成了闽省最大的鳗鱼养殖基地,出口到岛国的鳗鱼一半都是从这里走的。

至于闽龙加工厂在这四年的时间里,也不知道加盖了多少次,现如今占地将近三百亩,单单工人就有两千号人。

生产线足足有三十多条,产品达到了三十多种,可以这样说,这家加工厂只要一启动,那就是源源不断的印钞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