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活捉颖王,收陇右兵,再至京兆(1 / 5)
夜,星辰点缀着深邃的夜空。
凉州城的城里城外,依旧灯火通明。
东北丶南面和西北一侧,营垒如星星点点,蜿蜒无尽。
马圈的牧马区域遍布百里,尽为嘶鸣。
在李瑄入主凉州城三个多月后,凉州城初步恢复往日的繁华。
李瑄打开河西走廊,允许西域的商人踏上这里交易,购买属于凉州城的东西。
当然,在长安丶洛阳之路未打通前,不免瓷器丶茶叶等物品的短缺。
李瑄一如既往地鼓励凉州地区的商贸。
城外上百个工坊,继续开工。
李瑄吩咐僚属引进来自安西的肥皂丶琉璃丶蒸馏酒等工坊。
以及棉花加工厂,和棉布工坊。
敦煌丶晋昌丶酒泉丶张掖,这几郡也必须发展。
特别是敦煌城,李瑄有意将其建成仅次于凉州城的大城,成为名副其实的「西塞明珠」。
李瑄任命河西劝农使,河西巡察使,河西盐铁使,河西慈幼堂使,河西常平新法使,河西走廊转运使等职,监督河西回归正轴。
对内,李瑄任命河西支度使丶河西营田使,河西和籴使,收拢河西财政大权,为大军后勤财政作为铺垫。
第一波粮食和牛羊,已从安西运输到凉州城。
继续补充凉州的战略物资。
凉州城中的工匠火力全开,哪怕军中不缺盔甲,也在全力打造盔甲,特别是铁甲。
箭矢丶弩矢,源源不断。
李瑄以丝绸奖励工匠,使匠人们分两班,昼夜不停。
即便如此,匠人乐此不疲。
自古以来,李瑄是最厚待匠人的领导者,他不将工匠视为贱籍,短短三个月,李瑄两次携带牛羊肉慰问工匠。
让工匠们十分感动,他们决心用最大的能力,完善每一片盔甲,磨砺每一朵锋刃。
河陇的豪强本就被李瑄铲除过,陇右等地因畏惧李瑄的屠刀,曾在大非川之战,向李瑄「捐献」众多金银珠宝,以慰士气。
不可否认,河南丶山南丶江南丶岭南丶剑南等地的豪强大族有能力煽动民心,对抗李瑄。
但陇右丶河西的豪强大族,断无半点机会。
先不说河西丶陇右到处都是军镇,胡族,就是平民百姓,也不会被豪强大族牵着鼻子走。
耄耋老者能讲大非川事迹,三岁小儿能言天将军神威。
是以,河西大族纷纷准备粮食,献给李瑄,作为清君侧的军资。
河西诸胡部,赶着牛羊,表示对李瑄的心服口服。
「常清,假如圣人自惭退位,你觉得是颖王更有品德,还是太子更适合继位。」
在决定突袭长安的计划前,李瑄将封常清引入幕中。
微弱的烛光下,李瑄与封常清在营帐之中对坐,李瑄向他说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话。
但李瑄知道,这是他必须的选择。
李隆基一定不能再坐到天子的位置上。
他更不可能像是安禄山一样,看见洛阳的宫殿雄伟壮丽,就想着黄袍加身当皇帝。
从某种意义上讲,安禄山建立大燕,称帝洛阳,对李瑄十分有利。
而李瑄逮捕金城的李璬十拿九稳。
相比之下,李璬在李隆基诸子之中,威望一般。
李亨不管是装的,还是真心,最起码长安百姓丶王宫大臣认为李亨「恭孝谨慎」。
安禄山叛乱,使李亨的威势,直线上扬。
在各方各面利益的驱使下,文武百官对李隆基失望,甚至已经出现李隆基禅让的声音。
在大唐,皇帝退位当太上皇不是什麽新鲜事。
李瑄担心李亨会搞出乱子,一直考虑如何去应对。
「对李帅来说,太子也好,颖王丶仪王丶永王也罢,对您各有优劣。」
「如果拥护太子上位,会稍微消除一些关于您的负面信息。圣人退位已成定局,太子没有过失,如果不拥护太子,天下都会失望。」
「至于颖王,从小在深宫中长大,无政治根基,您只是更容易掌控。」
封常清深思片刻,向李瑄回答道。
既已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就不能如安禄山一样贪婪。
凡事有循序渐进的过程,平定天下,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就能水到渠成。
大义,永远都是可以利用的武器,不过也是一把双刃剑。
封常清几乎暗示李瑄,拥护颖王不如拥护太子。
只要能掌控得当,李亨也不足以撼动。
「有道理!不过这一切还要看能否到长安保卫圣驾。」
李瑄点了点头。
他早已计划好入长安会对禁军进行大改革。
昔日的彍骑丶飞骑丶万骑,不可能再留下。
甚至巡视长安的金吾卫,都要重新改革。
「李帅,我们距离长安太远,您的密探不能直接通过驿站,估计来来回回需要二十天时间,分寸不容易把控,所以具体能否实施您心中的计划,全凭天意。」
封常清指了指天上,向李瑄回答道。
「这也是我忧虑的地方。一旦圣人被杨国忠之徒挟持逃离,于我非常被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