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内幕浮出水面(2 / 3)
侯陈良弼等其他勋贵后知后觉。开始时还嘲笑这些勋贵们,为了讨裕王世子的欢心,掏钱打水漂玩。
还扳着手指头,看这些勋贵府上到底有多少家底玩。
万万没有想到,这些勋贵投进去的钱,数倍数十倍的回报,关键是世子变太孙,变太子,还成了大明朝最有权势,最有手段的太孙和太子。
住在西苑的秉政太子。
谁能想到啊!
徐乔松等大多数勋贵这才纷纷醒悟过来,抢着想买票上船,可惜那艘大船早就扬帆远去,再也不会给他们机会了。
徐乔松等勋贵不甘心,于是就折节与文官士林们交好。
可是谁又能想到,没几年袁炜、殷士儋、高拱等文官领袖纷纷败走朝堂,然后地方又连兴大案,山东孔府案,江南三大案,湖南乡试案
叱咤朝堂、指点江山、不可一世的文官和士林,被皇上几板斧砍得七零八落,就连权倾天下的总揆徐阶都被毁家灭门。余下的只敢躲在家里画圈圈,苟延残喘。
徐乔松等勋贵又一次站在风中,心中凌乱
这些当初不可一世的缙绅士林们,腆着脸,用他们高贵的笔,为徐乔松等勋贵撰文,追忆赞颂先祖们的丰功伟业,拼命地往这些勋贵们脸上贴金。
然后还怂恿徐乔松他们,争夺戎政府的权柄。
徐乔松不傻,他当然知道这些遗老遗少们没安好心,怂恿自己一伙去争戎政府和五军都督府的位置,就是想挑起朝堂大乱斗,让皇上套在他们脖子上的绳索能松一松。
徐乔松盘算来盘算去,觉得这桩买卖还是划算的。
这些遗老遗少看上去在朝堂上边缘化了,但是两百年的底蕴还是非同小可。
朝堂和地方上还有许多他们的门生故吏,不要全部都真心出力,只要关键位置有那么几人出来说说话,帮帮手。要是再迟疑,等这些遗老遗少彻底凉凉,自己这边就再无外援。
徐乔松跟密友们来回商量,决定去蹚这滩水。他们早早布局,等待机会。
胡宗宪病倒出缺就是他们最好的机会。
按照计划,修齐广会把第一盆脏水泼向镇远侯顾寰,然后赵俊海破第二盆脏水。接着是第三、第四、五六七盆。
几盆脏水泼上去,再清白的身子也被玷污了,自己这边的目的也就达到了。顾寰那边的势头下去了,彼消此长,自己这边不就起来了吗?
遗老遗少藏在暗处的势力再添把柴,把火烧得旺旺的,自己这边就能得偿所愿!
可徐乔松没法把这些内幕跟徐文烁讲清楚。
一个执行者,冲锋陷阵就好了,知道那么多内幕干什么?万一露出马脚被人抓住,知道的越多对自己越危险。
徐乔松脑海来回地盘算过后,脸上又恢复慈眉善目。
“我的儿,为父一时心急,说话重了些,你不要介意。”
徐文烁连忙说道:“父亲神机妙算,殚精竭虑,一切都筹划得妥当,是儿子办事的时候没有办好,辜负了父亲的期望。
儿子向父亲请罪!”
说完,徐文烁撩起前襟,跪倒在地上,连磕了三个头。
徐乔松大受感动,扶着徐文烁的肩膀,深情地说道:“你比你那败家的大哥强多了。只有你的肩膀,才能撑起永康侯府,保住祖宗留下的这份基业。”
徐文烁心里大喜,这不是成祖皇帝的“勉之!世子多疾。”翻版吗?
好,永康侯世子之位,自己有机会了!
徐文烁使劲挤出几滴眼泪来,抬起头,双目赤红地说道:“能有父亲这句话,儿子就算粉身碎骨也值了。”
“起来了,我的痴儿啊!快起来!”徐乔松噙着泪光,扶起了徐文烁,“坐,我们父子同心,再好好合计合计。”
“儿子谨遵父亲教诲。”
一番父慈子孝后,两人转入正题。
“老二,接下来怎么办?你有什么想法?”
徐文烁答道:“修齐广死了就算了,反正他也是一枚死士棋子。现在关键在赵俊海身上。”
“对,修齐广只是个药引子,赵俊海才是震天雷。可是修齐广一死,办案的就有了警觉,现在稽查局内外都换上警卫军的人,不好办啊。
这件案子不是警政厅办,也不是镇抚司办,偏偏是户部下属的什么税政稽查局!新衙门,我们是一点门路都没有。
怎么就落到他们手里!”
徐文烁连忙安慰道:“父亲,都怪修齐广、赵俊海他们平日里太贪婪了,不仅包娼庇赌,欺行霸市,还肆无忌惮地抢占别家的生意,惹得少府监那边不高兴了,才下此毒手。”
徐乔松忍不住也骂了一句,“这些混账子,真是狗改不了吃屎!”
父子俩全然忘记了修齐广、赵俊海等人作奸犯科、为非作歹挣来的钱,大部分都落到他们的口袋里。
“父亲,儿子再想想办法,摸清楚里面的情况,再想法子给赵俊海递个信,告诉他的妻小都在我们手里捏着,叫他务必依计从事。”
“怎么想办法?”
“父亲!”徐文烁自信满满地说道,“儿子不信这世上狗能改得了吃屎,猫能改得了吃鱼!什么尽忠职守,只不过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