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咱大明有钱了!(2 / 3)
口最大项,但现在不是了。”
潘晟在一旁哈哈笑道,“张相就不要给我们兜圈子了。”
在场有没有知道谜底的人?
肯定有。
但是没人这么不识趣,都跟着大家一起烘托着气氛,哈哈大笑,都在期待着张居正的讲解。
“是布。嘉靖四十五年开始,布在出口数量上超出第一大项丝绸。但是由于单价低,所以出口总金额上还是落后于丝绸。
但布年年增长迅猛,终于在隆庆二年,数量和金额上全面超过丝绸,成为我朝出口第一大项。”众人赞叹连连。
张居正右手在空中往下压了压,会议室很快恢复安静。
“布出口迅猛,原因有几点,首先是上海、天津两大纺中心相继发力。上海依托江北泰州、泰兴、通州、如皋等县农垦局田,天津依托河间、济南沿海地区的农垦局田,有了充足的供应。
招商局集团还大量收购天竺、大食等地的,补充不足。
最重要的是国朝的纱厂、布厂、印染厂,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和工艺创新。新型纺纱机、织布机和印染原料、工艺,不断地涌现出来。
再加上水力和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尤其是蒸汽机的大规模应用,让纺纱织布产出一年比一年,色一年比一年多。
除了以上几点,本相认为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在西北、湖广和四川推行经济种,以及开设纱布厂。”
讲了这么久的话,张居正声音依然清朗。
“尤其是西北,甘肃、陕西等地,这几年推广新式农业,大力发展经济农作物,就是其中重要一项。
这几年,陕西、甘肃的种面积,已经与扬州郡东部地区相等。兰州农科所培育出适合当地的良种,加上当地气候,西北品质比江北要好,产量也要高。
现在兰州和西安成了仅次于上海和天津,我朝第三、第四大纺中心,布覆盖西北、四川、河南和山西,还向青海、乌斯藏、漠南漠北大量贩运。
形成西北、西南本地的纺产业,能让当地的百姓享用价廉物美的布,好事啊。现在的交通运输,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上海、天津的布运到四川以及西北去,运费不菲啊,还怎么价廉啊?
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上海、天津的布不用耗费巨大地运到西北西南,就地可以贩卖出去,赚钱回来。”
张居正一字一顿地说道:“我们发展经济,目的是国强民富,第一步就是让百姓们吃饱饭,穿暖衣。有余力再出口赚钱。
我们不能本末倒置,不能为了出口赚钱就不顾自己百姓的民生.”
看到大家都一脸严肃地在认真听,张居正继续说道:“进出口对盘活经济,增加税收,非常重要。接下来内阁要对关税部门进行规范性整饬。
税政司直辖天津、青岛、上海、宁波、泉州、广州和龙口七个市舶局,下辖若干个设在通商港口的市舶所。”
说到这里,张居正摇了摇头,“我们把漠南漠北还有青海纳入版图,是件大好事。但是对于互市局来说,却是晴天霹雳啊!”
众人也忍不住哈哈大笑,就连互市局顶头上司杨巍老夫子也在笑。
市舶局是海上通商港口的“海关”,互市局是陆路通商口岸的“海关”。
这些通商口岸此前与漠南漠北、青海乌斯藏等部进行贸易往来,互市局维护正常贸易秩序,征收“进出口关税”。
现在好了,大明边关猛地向外移出数千里,以前进出口贸易变成国内贸易,互市局歇菜了。
“现在税政司直辖大同、宁夏、兰州三个互市局,聊胜于无。等西征军克复西域,我们再合计着把互市局移到那边去。”
众人轻轻地笑了起来。
“工商交易税,计四千一百二十二万三千一百圆,占百分之三十六点五。市面上有的叫它增值税,也有叫经营税,都对,但片面了。其实按照皇上的说法,应该都叫企业税。
商业企业,交的是交易税;工矿企业交的是增值税;其它企业,比如运输社、酒楼、饭店、驿站,交的是普通经营税;银行、保险公司、典当行、持牌赌坊、还有教坊司,交的是特殊经营税.
交易税和经营税,都不好征收啊。
少府监、太府监名下的企业,银行、保险公司、商号、运输公司、农垦公司等等,对了,还有兵部名下的北方驿站服务集团公司、南方驿站服务集团公司和西北驿站服务集团公司,账目清楚,经营税非常好征收。
其余的企业.”
张居正苦着脸摆了摆手,“跟税政稽查局的人斗智斗勇,下面纷纷骂道,比北虏海贼还要狡猾。
杨侍郎天天发脾气,他的签押房是户部最火爆的地方。”
户部右侍郎、兼管税政司的杨巍仰首哈哈大笑。
今日他最开心,因为他功劳最大。
“税政司稽查总局经常跟地方搞联合行动,清查和打击偷逃和漏税行为,先是江苏和沪州,接着是浙江和滦州,现在是顺天府,搞得惊天动地,跟打仗似的。
很多人对此满口阴阳怪气,什么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动刀动枪;什么敲骨吸髓、横征暴敛.一堆的屁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