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51章 他们来了!(2 / 3)

加入书签

。”

“东倭?”

“是的,也就是日本。”何塞摇了摇头,“不要提他了。”

“怎么了?”

“那里一年到底在打仗,大名跟大名之间打,甚至村跟村之间也在打。据说这十年来,那里的人口少了一半。

恩里克神父在捎来的信里说,如果你想在这个世界找一个最接近地狱的地方,那么请来日本吧。”

马塞洛听了后很是惊讶,“为什么会这样?”

何塞转移了话题,“舅舅,我们换个愉快的话题。曼努埃拉的经商天才得到了充分展示,他利用此前在印度的人脉,帮助明国商团打开了那里的市场。

现在明国的布潮水一般涌向那里,换回大量的金银珠宝、铁矿石、粮食。

曼努埃拉居中穿针引线,明国商团与印度王公们合作,在果阿开采高品质的铁矿,在吉种植了上百万亩。

这些运到明国,不仅为印度王公们换回布,还能换回兵甲以及明国军队淘汰的和火绳枪和火炮。因为这些功劳,曼努埃拉不仅成了大明子民,还被授予千户的世袭武职。他目前在上海,我们北上可以与他会合,一起前往京师。”

马塞洛听出何塞话语间满是羡慕的语气,心里有些恼怒,忍不住刺了一句。

“那你辛辛苦苦忙碌,得到了什么勋位?”

何塞叹了一口气,很是失落地答道:“唉,舅舅,外甥不才,辛苦了几年,只是得到了一个小小的轻车庶长,仅仅比曼努埃拉高五阶,离封爵的目标还差得远啊。”

看着他脸上失落,嘴角却压抑不住的得意之色,马塞洛心里的恼怒腾腾地往上窜,忍不住转过头去。

莱昂却想到了另外方面,“明国商团卖兵甲枪炮给印度土公?”

“对,跟明国比起来,葡萄牙人以前卖的那些兵甲和枪炮,完全可以忽略。不过明国卖的多是兵甲,都是滦州那边打造的兵甲,便宜好用,一船就是数千套。

火绳枪控制得比较严,火炮控制得更严,卖给谁,商团说了不算,海军情报局的人说了算。”

“海军情报局?”

莱昂和马塞洛对视一眼,“做什么的?”

“哈哈,就是打探情报的。”何塞打了个哈哈,把这个话题遮掩过去,“只是有了明国这些好用又便宜的兵甲,还有指定销售的枪炮,莫卧儿的阿克巴就难受了。

各地的阿富汗和拉杰普特王公们,有时候还会突然联手起来,对抗实力最强的阿克巴。现在印度,互相争战打得越来越激烈。

根据最新的情报,我大明陆军西征叶尔羌汗国和哈萨克汗国,大批哈萨克人、吉尔吉斯人、叶尔羌人,纷纷南迁,向河中涌去。

河中地区的的乌兹别克、布哈拉人受到冲击,纷纷向印度河一带迁移,雪崩反应,大批阿富汗部众纷纷向印度涌去,那里的情况更加复杂了”

莱昂和马塞洛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个明国的海军情报局,不是个好东西,这一切应该都是它挑起的。

马车进到九龙城,沿着整齐的街道走了十几分钟,在一处府邸门口停下。

何塞妻子宋氏早早接到通报,在照壁后面等候着。

这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妇人,眉清目秀,长相端正,体态丰腴。

她对马塞洛款款行礼:“妾身见过舅老爷。”

“孙儿给舅爷爷请安!”

两个小男孩,一位六七岁。一位两岁,虎头虎脑地跟在哥哥后面,学着模样行跪拜礼。

何塞指着六七岁的男孩说道:“舅舅,这是我的螟蛉子,名叫何云,字子龙;这是我的二子,名叫何亮,字孔明。”

马塞洛听了何塞音译过来的名字,只觉得很怪,并不知道其中的含义,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我刚到大明,不懂当地的礼节啊。

说些什么?可我说的葡萄牙语,外甥媳妇你听得懂吗?

宋氏得了何塞的眼色,起身后向莱昂行了一礼:“妾身见过兄长老爷。”

莱昂连忙装模作样地拱手道:“客气了,客气了。”

宋氏侧身一让:“舅老爷,兄长老爷,请进。”

请到厅里,何塞请两位坐下,有两位婢女低着头端着茶杯,进来上茶。

何塞有点炫耀地说道:“这两位是暹罗婢,我觉得比东倭婢好用多了。”

说完拱手道:“舅舅,莱昂请稍坐,我换身衣衫再来。”

说罢,何塞和宋氏径直离开厅,转进了后面的房间里去。

什么个意思?

马塞洛好奇地看向莱昂。

莱昂开始时也很懵,想了一会才想起来,“明国士大夫们有自己的规矩,见客人不能穿公服或外面的衣服,必须换一身家居衣服。否则的话就是不礼貌。”

“还有这规矩?”

“我记得听人说起过,只是我上次出使京师,没到明国人家里做客。”

“那何塞怎么也学起这个规矩来了?”

“入乡随俗。他现在是明国军官,还有勋位,有些规矩必须遵守。”

马塞洛叹了一口气,左右看了看,轻声道:“这次来明国,除了何塞母亲的托付,还有他父亲的嘱咐。他也希望何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