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3章 右佥都御史与金华参将(求订阅)(2 / 4)

加入书签

姓无事则骄逸,劳逸则易使也。

自来上位者,都对此暗自锲合。

有的不说,有的说,但做法都是如此。

哪怕徐青自己。

都会使唤复社成员,修建学宫。

「自我以上,人人平等;自我以下,阶级分明。别人的劣根性,我一样有。

」徐青反省自己,却很难做出改变。

学术可以自由,但组织架构松散的话,徐青也不知道该怎麽做。

他只能抄作业。

毕竟连李世民治国,都身体很诚实用了这一套。

百姓为了逃避贞观时期繁重的劳役,甚至有人选择自断手足。

可谓贞观版本的苛政猛于虎。

不过徐青有个好处,他对下面的要求高,却也舍得分利润。徐青个人是不在乎享受和富贵的。

跟着他的人,注定有肉吃,哪怕普通百姓都能喝汤。

总比其他许多老爷,既让手下人吃苦,又只画饼强。

在别的老爷手下,靠贪污腐败,欺压良善才能得到的好处,跟着徐解元,直接肯吃苦并做实事就能得到。

这也是徐青力所能及的地方。

但人治,终归避免不了人亡政息。

若人治都没有,好吧,人间炼狱绝对不是开玩笑的。

治一府之地,终归比治理天下容易太多太多,江宁府在徐青眼皮子底下,他能做到许多细节。

如果再扩大,他只能依靠更多的人才,并与他志同道合。

至少能执行他这一套才行。

这也是复社的意义。

就算最后会变形,总归也比没有强。

只是并非每个复社成员,都能理解他,并接受这种理念。

一些退出复社的成员,与清丈田亩期间,被换掉的衙门胥吏,近来多有碰头。

这些社员,本就多是豪族子弟,与这些胥吏平日里打交道不少。

他们退出复社,被家族老人责备,和这些被换下的胥吏一样,对徐青多有怨言。

「郑知县对徐公明唯唯诺诺,很大原因是徐公明的县试座师当了他老家金阳府的知府,现在公文邸报已经传下来,吴大人升了右金都御史,管不到郑知县老家了。」有个老胥吏透露消息。

「现在郑知县跟傀儡一样,而且那次在公堂上,受了多大的屈辱,大家有目共睹。而且徐公明他在南直隶,称不上一手遮天。郑知县到底是百里侯,总不能一直被徐公明当做傀儡。不如诸位去试探一下郑知县,看能不能将你们的位置还回来。」

「郑知县是魏国公的人,如今国公府几次被徐公明羞辱,他徐公明若是再得寸进尺,是非曲直,大家都会明白。」

「走,咱们先试试。而且复社的理念,咱们都会,大不了去应天府搞新复社,说不定还能得到国公爷的赏识,让家族里那些瞧不起咱们的老人看看———.」

这些退出的社员,因为被家族断了月俸,加上这些胥吏心怀怨恨,一拍即合。

趁着酒意,三三两两地成行去衙门找郑知县。

郑知县认识其中几人,耐着性子听他们说话,一听这些老胥吏居然想复职,

他第一反应是莫非是徐青故意试探他,忙吓道:「都说什麽胡话。」

这些胥吏和社员,却依旧大言惭惭,跟他分析利害,还说了吴大人的事,让郑知县不要再惊慌害怕。

郑知县心下便明白,「原来是一群酒鬼。」

他随即派衙役将这些人抓住,以咆哮公堂的罪名,每人打五十大板,然后丢进大牢,等他们家人来赎。

真当他是傻子啊。

不过这些人来得正好。

郑知县正愁没机会巴结徐解元和右金都御史老大人。

他算是看明白了,吴大人抱上徐老爷的大腿,短短两年不到,从七品正堂知县,入了相爷的法眼,做到右金都御史的位置。

我上我也行啊!

虽说吴大人是三甲进土,天赋出身碾压他这个举人,但他不求做到右金都御史这种准高官的位置,给个普通的五品知府当,他也是不嫌弃的。

若是徐老爷真能帮他升官,那徐老爷就是他亲爷爷!

郑知县干了这活,连忙带着徐老爷的走狗郭壮去徐府表功。

徐青听闻郑知县的来意之后,心中忍不住想笑。

其实用生不如用熟,他也在考虑,何知府离任之后,接替江宁知府的人选。

郑知县人品确实不太行,但识时务这一点,确实是优点。

而且做个过渡性的人物,似乎也不是不行。

不过正堂官给他也太扎眼。

等吴老恩师来之后,商议一下,给个同知,然后请吏部那边,找个理由令江宁府知府的位置暂时空下来。

如此便好办了。

至于升官这边的理由也好找。

清丈田亩是当今头等大事,郑知县跟着混,自然是有不小的功劳,送到吏部那里,自然有话说。

这种级别的升迁,别看对郑知县而言属于升龙门,实际上也就是张侍郎一句话的事。

因为吏部右侍郎主要是负责普通官员的政绩考评,而左侍郎是事实上决定升迁决议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