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6章 紫府元宗的下落(求订阅)(2 / 4)

加入书签

学,都装进了一个纯阳铁盒里。

三百年前,纯阳铁盒出现过,引起一番血雨腥风,后来又消失了。

如果说纯阳铁盒的事是真的,那麽紫府元宗出现在纯阳铁盒里的概率很大。

而且传言中,纯阳铁盒很可能在海外。

因为三百年前,得到此物的人,最终出海去了。

徐青思量再三,说道:「正好红花会在岭南和闽南发展,先着重于在岭南查找线索。」

苏怜卿道:「公子,咱们红花会是借莲花教的底子,重新组建,所以在岭南发展很快。近来已经引起了禾山道的注意,可咱们红花会中,没有特别厉害的高手,已经吃了禾山道好几次暗亏。好在有周布政使的暗中关照,勉强还能支应。」

徐青:「岭南现在形势如何?」

苏怜卿:「那些土司不服王化,而且岭南只有府城被朝廷掌握,稍微偏远的地方,都是土司的天下。哪怕在岭南,土人考秀才很容易,也没多少人愿意求学。」

徐青心知,改土归流这种事,没几百年,怕是完成不了。

而且即使完成,也还有许多善后的事。

因此朝廷对于土司,往往是先怀柔,等到对方大规模造反之后,再派兵。这样从战争成本来考虑,其实相对划算。

毕竟土司叛乱,会占据县城丶府城,那时候远比大军进山好围剿许多。

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引蛇出洞。

当然,实际情况多半是本地官员也不想有作为。

这样的话,更是容易激发土人和汉人之间的矛盾。

对朝廷而言,当然是汉人好驯化镇压。

这也是莲花教能在岭南迅速壮大的原因,

朝廷不帮汉人,汉人只能自己团结起来。

徐青道:「周大人既然敢接下岭南这个摊子,自然是有把握的。你让红花会先潜伏着,不用着急。等海上商路稳定了,我自然有计较。」

紫府元宗固然要找,但是海上的事,实际上是最重要的。

他算是看出来了。

首辅将注意力弄到清丈田亩丶一条鞭法上,都是幌子。实际上是在整顿吏治。

整顿吏治的根本目的也不是为了推行前面那些变法政策,或者说主要目的,不是那些,而是海权。

扩张海权,自然就有了海贸的基础,兵锋威压南洋,还能减轻方仙道的威胁。

如今朝廷的重心是北守,南攻,

因为打北面,顶多解除一大威胁,打南方,那是实实在在的金山银海的利益,有了钱,自然能养更多的军队。

如果着重于北方,那就是无底洞。

辽东那些将门,怎麽可能喂得饱?

而且在南边锻炼出强大的水师,照样能开到辽东去,震镊辽东将门。

在此之前,澄清吏治,实际上就是解除南方出身官员的权力。

杀的不是贪腐,而是从中枢里,将南方出身的官员权力夺走,免得他们从中作梗,坏了首辅的大计。

这样一来,南方怕是怨气会很大。

「任何利益都是斗争出来的,有怨气不奇怪,关键是事情的走向。」徐青依旧觉得首辅胜算很低,但这一步要是走通了,真能让他将大虞朝这潭死水激活。

眼下东南看似平静,都是表面现象。

「方阁老啊。」徐青不由想到那个可怕的老人。

他清楚,有此老在,应天府就乱不起来,应天府乱不起来,南直隶就能稳住,南直隶稳住,东南也能稳住。

问题是,方阁老能撑多久?

从大势来看,王朝末路是不可避免的。

但不是没有变数。

至少徐青没法忽视方阁老个人的作用。

真掀桌子,方阁老给反贼们一人来一下。

就算杀不完,那也能换来一段时间太平。

神通不敌天数,改变不了天道大势,小势却可改。

除非不断积累小势,才有可能扭转一个时代的大势。

这容不得半点错误。

正是如此,徐青才不看好首辅。

只要输了一次,那就没戏了。

徐青想来,他一路走来,何尝不是如此。

若非有青铜镜助他趋吉避凶。

不得不说,儒家将「至诚之道,可以前知」的能力与国家兴亡绑在一起,确实是有道理的。

能前知,才能避免犯错,或者及时补救。

他还得继续在首辅的羽翼下隐忍,等到老登犯错,才是他的机会。

到时候,告诉老登,什麽叫操作。

天下这盘棋,不开挂,你怎麽玩?

历史上那些赫赫有名的开国之君,看着都像开挂的。

秀儿连天降陨石都能给你整出来。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徐青目前的大略。

他现在声势有了,再多,那就是好高人愈妒。

徐青已经不打算再掺合太大的事。

至少态度是如此的。

「我很贵的!」

这个态度一定要亮明。

以前那是不得已,只能当廉价劳动力,许多利益好处都是自己争取来的。现在他都是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