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天蚕传说下阙(2 / 5)
记。而在那眼角处,竟还挂着一滴晶莹的泪水。这滴泪似乎是因为没能在生命的尽头见到最后的亲人而流,其中蕴含着无尽的不甘与无助。
然而,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就在这等泰山压卵般沉重的打击面前,身为弟弟的玉澜竟然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镇定与平静。只见他仿若幽灵一般,悄无声息地移动着脚步,缓缓走到了哥哥那冰冷的病床边,然后如同雕塑般静静地坐了下来。
他那双原本清澈如水的眼眸,此时已经布满了血丝,透露出一股深深的哀伤和绝望。他就那样目不转睛地紧盯着眼前那具已然失去生机、毫无血色的躯体,仿佛要将哥哥的模样深深地烙印在自己的灵魂深处。尽管眼眶中的泪水早已如决堤之洪般汹涌澎湃,但他却强忍着不让哪怕一滴泪珠从脸颊滑落。
可是,又有谁能真正洞悉他内心深处那犹如万箭穿心般的剧痛呢?此时此刻,他那颗脆弱的心正像是被无数把锋利无比的利刃无情地切割着,每一刀下去都会带出一串殷红的血花,而这些鲜血则在寂静之中默默地流淌着,汇聚成一片触目惊心的血海……“我曾经多次郑重地告诫过玉恒,千万不要前往那矿山的最深处。尽管那里给出的工钱颇为诱人,但他也得好好考虑一下家中年幼的弟弟呀!唉此时此刻,屋外门口那位与玉恒一同在矿山劳作的大叔,望着眼前发生的这凄惨一幕,满脸都是无可奈何的神情,不禁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就在此时,隔壁的大婶突然情绪激动起来,她大声地质问道:“为什么?到底是为什么啊!这一家人已然如此命苦,生活过得这般艰难,为何老天爷还要如此无情地折磨他们呢”话音未落,大婶已是泣不成声,她无力地靠在了身旁丈夫的肩头,身体微微颤抖着,低声啜泣起来。
而站在屋外旁边围观的众多乡亲们,目睹此情此景,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出深深的同情和无奈之色。大家纷纷摇头叹息,嘴里嘟囔着抱怨老天爷实在是太不公平、太不讲道理了。一时间,整个场面沉浸在一片悲伤和愤懑之中。
随着落下的树叶,曾经不堪回首的往事也随着风而去。玉澜的思绪回到现在的此时此刻,这时,一道身影飞疾而来,来人正是道门秘使,见玉澜在此伏跪在玉澜面前说道“奉道门掌教之命,请道门三清仙尊之一的玉清上人,玉逍遥回归道门!”诚恳的语气让玉澜一时半会不知道怎么回答,只能说“你先回道门,我事后会回道门……”听到此处,道门秘使面露难色,说“前辈,这已经是几十次的重复回答,我等被掌门责骂多次,还望手下留情啊!…”说完便不情愿的飞身离开。而藏在一旁的韩仲闲现身说道,“前辈,已经退隐多年的道门,儒院,为什么此刻纷纷现世?”带着疑问向玉澜说道,而玉澜却转身看着天空,说“还记得上一次跟你说了过天蚕神变吗?”韩仲闲说道“前辈说过这是一种让人族脱胎换骨的修炼奇功,甚至可以达到仙人体。”
玉澜轻轻叹了口气,缓缓道:“这天蚕神变虽为人族奇功,却引来了各方觊觎。道门与儒院多年退隐,如今现世,怕是与此功脱不了干系。”
韩仲闲眼睛一亮,似有所悟:“难道是其他势力想要抢夺功法,威胁到人族安危,所以道门和儒院不得不出山?”
玉澜微微颔首:“极有可能。当年天蚕神变初现世间,就引发了一场血雨腥风。如今,恐怕是有人又想掀起波澜。”
韩仲闲握紧拳头:“那我们该怎么办?总不能坐视不理吧。”
玉澜目光坚定:“自然不会。我本想远离纷争,如今看来,难以置身事外了。我需尽快回道门一趟,弄清楚掌教的意图。”
韩仲闲忙道:“前辈,那我同您一起前往。”
玉澜看了他一眼,犹豫片刻后说:“也好,多一人多一份力量,只是此行危险重重,你要做好准备。”说罢,二人望着远方,眼神中充满决然。
在那巍峨险峻、层峦叠嶂的深山之中,有一处令人惊叹不已的奇景:一座座巨大的浮山宛如仙境中的岛屿一般,静静地漂浮在半空之中。这些浮山被一层淡淡的仙灵之气所笼罩,远远望去,仙气飘飘,如梦似幻。
在众多浮山当中,最为壮观和引人注目的当属位于中央位置的那座最大浮山——无极堂。它高耸入云,气势磅礴,仿佛是这片神秘领域的核心所在。这里汇聚了无数的修行者,他们在此潜心修炼,追求着超凡脱俗的境界。
无极堂的四周环绕着四座较小的浮山,每一座都有着独特的用途。其中一座浮山上坐落着炼丹房,里面弥漫着浓郁的药香气息;另一座则是藏经阁,收藏着无数珍贵的道家典籍和武学秘籍;还有一座浮山是修武堂,专供修行者们切磋武艺、磨练技艺之用;最后一座便是封剑道,它不仅是浮山与地面之间的唯一通道,更是一道守护道门圣地的坚固防线。
值得一提的是,在炼丹房中还隐隐约约地散发着一丝丝残留的仙源之气。这股神秘的气息虽然微弱,但对于一些天赋异禀或者机缘巧合之人来说,却能够借此提升自身的修为,可谓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天赐良机。
此处便是传说中的道门圣地——道武总殿。然而,在三十年前,这座曾经辉煌一时的圣地却不幸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