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养生之道话传承(2 / 5)
儿,溪施像是想起了身边一些人的经历,微微皱了皱眉头,继续说道:“我就见过邻家的一位婶婶,原本身体还算硬朗,可就是因为家里发生了些变故,整天愁眉苦脸的,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香,没过多久,整个人就变得憔悴不堪,面色越发枯黄,身体也越来越差了。后来还是家里人察觉到不对劲,带她四处求医,在调养身体的同时,也努力开导她,让她放宽心,慢慢地,她的心情好了起来,再配合着吃些滋补的食物,这身体才逐渐恢复了些元气呢。可见这情志对身体的影响可真不能小瞧呀。”
溪施话锋一转,又接着说道:“若是时常感到腰背酸痛,那便是经络不通畅所致啦。人体经络就如同那纵横交错的道路,密密麻麻地遍布全身,它们承载着气血的运行,维系着身体各个部位的正常运转。您可以把气血想象成在这些道路上行驶的马车,若是道路平坦顺畅,马车就能顺利地将货物(也就是气血所携带的滋养物质)送到各个地方;可一旦这些‘道路’堵塞了,气血运行不畅,就好比交通瘫痪,货物送不到位,身体各个脏腑、肌肉得不到充足的滋养,自然就会发出警报,腰背酸痛便是它发出的信号之一呀。不过呀,咱们老祖宗留下了不少应对的好法子呢,通过按摩肾俞穴、委中穴等穴位,就能起到疏通经络、缓解疼痛的作用哦。”
她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穴位的大概位置,神情专注而认真:“肾俞穴位于腰部,恰是肾气输注之处,您看,就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一寸半的位置呢。找这个穴位的时候呀,可以先找到咱们的腰部最下面那根骨头,也就是第四腰椎棘突,然后往上数两个椎体,差不多就是第二腰椎棘突了,再往两边旁开大概一个半大拇指宽度的地方,就是肾俞穴啦。轻轻按揉此处,就仿佛是在给肾气注入一股温暖的力量,可温补肾阳,强健腰膝,让腰部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按揉的时候呢,可以用大拇指或者食指、中指并拢,稍微用点力按压下去,会感觉到有微微的酸胀感传来,这就是找对穴位啦。然后按照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的方向,慢慢地揉动,每次揉个几十圈,每天早晚各按揉一次,坚持一段时间,就能明显感觉到腰部的酸痛减轻了,整个人也会觉得腰杆子更硬朗了呢。”
溪施稍微活动了一下自己的腰部,仿佛在亲身示范着按揉后的良好效果,接着又说道:“委中穴则在腿弯处,常被称为‘腰背委中求’,这可是个十分重要的穴位呀,按揉这个穴位的时候,会感觉有微微的酸胀感传来,对于腰背疼痛往往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哦。委中穴就在咱们膝盖后面的腘横纹中点处,很容易找到的。按揉的时候,可以坐在椅子上,把腿伸直,然后用手掌或者握拳,用掌根或者拳眼的部位去按压这个穴位,力度适中就好,不要太用力,以免伤到自己哦。每次按揉个两三分钟,反复几次,那腰背的酸痛便能舒缓不少呢。而且呀,这两个穴位还可以配合着一起按揉,先按揉肾俞穴,再按揉委中穴,效果会更好呢。”
溪施说得兴起,又继续分享起了更多关于经络穴位养生的知识:“其实呀,人体上的穴位就像一个个隐藏的宝藏,每一个都有着独特的功效呢。除了肾俞穴和委中穴,像足三里穴,它可是被称作‘长寿穴’哦,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三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的位置。经常按揉足三里穴,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还对脾胃有很好的调理作用呢。按揉的方法也不难,坐在椅子上,双腿自然下垂,用拇指指腹按在足三里穴上,其余四指握住小腿肚,以适当的力度按揉,先顺时针方向揉动几十圈,再逆时针方向揉动同样的圈数,每天按揉两三次就行啦。”
“还有涌泉穴,在足底,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它是人体的‘接地气’的穴位,按揉涌泉穴可以滋阴益肾、平肝息风,对于缓解失眠、头晕等症状都很有帮助呢。每晚睡前泡泡脚后,用右手握住右脚脚趾,用左手摩擦右脚涌泉穴,一直摩擦到感觉穴位处微微发热为止,然后再换另一只脚,长期坚持下来,对身体的益处颇多呢。”
“另外,像合谷穴,位于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咱们民间有句话叫‘面口合谷收’,意思就是说面部和口腔的一些病症,比如牙疼、头疼、面瘫等,都可以通过按揉合谷穴来缓解呢。当出现牙疼的时候,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合谷穴,稍微用力按压,会感觉到明显的酸胀感,持续按压几分钟,牙疼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减轻哦。”
“还有内关穴,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它对于调节心脏功能、缓解心慌心悸等症状很有效果。当觉得心慌不舒服的时候,用食指和中指并拢,按压内关穴,力度适中,按揉一会儿,就能让心跳慢慢平稳下来呢。”
溪施一边说着,一边在自己身上比划着各个穴位的位置,那模样既认真又可爱,让人不禁被她的热情所感染:“养生可不单单只是针对已经出现的病症去调理,更重要的是日常的预防和保健呢。就像每天清晨起床后,咱们可以花上一点时间,从头到脚按揉一下身上的一些重要穴位,活动活动筋骨,这样一整天都会觉得神清气爽的。具体可以先从头部的百会穴开始,百会穴在头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