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17章 国际领先和下一步(1 / 2)

加入书签

第817章 国际领先和下一步

“清晰,很清晰!”验收组长和红色话机那头说了几句话,情绪很高。

说完,他转头招呼大家:“都互相打试试,每个人都多打几个号码。对了,错误的号码也拨一拨。”

这个要求,也是为了把程控交换机成功的这个事实,钉得更牢一些。

只能两个电话互拨,那有可能是使用了直连线路,但是能够交叉打通,并且号码和话机能对应上,同时错误号码打不通,那就基本能证明这东西真的能用了。

至于能支持的通信线路长度等等这些都不是问题,那是线路、放大、中继、再生这些线路设备的事情,不用在这里纠结这些。

一时间,会场上煞是热闹,这算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交换电话号码的现场实况。

“老,你的多少?”

“老y,我的是,别记错了啊。”

“怎么打不通?诶哟,拨错号了。”

“通了通了。”

“喂,老c啊,听得清我说话不?”

“听得清!你特么就在我耳朵边上给我打电话我能听不清嘛,耳朵听得清,话筒里也听得清!”

会场里乱作一团,夹杂着按键电话特有的“嘟嘟”声在内,各种声音此起彼伏,间或还有那两台独苗拨盘电话的“叮铃铃”的声音响起。

什么测试报告,都不如自己打一个电话来得实在、真切。

一阵喧闹过后,验收人员都意犹未尽的放下电话,新玩具嘛,谁不想多玩一会儿。

“这个设备,能支持多少门电话?”验收组长问道。

在汇报中,已经了解到这种设备可以支持100到20000门这么宽泛的规模,他是想了解以会场上这个设备的个头,能够支持到多少门。

“这个是最小规模的上限,800门。通过扩展主机和交换柜,能够扩展到6000,乃至20000门的规模。不瞒各位专家,我们通信院内部,现在除了出口交换是人工交换之外,院内通信,就是靠一台400门的程控交换机在完成院内电话通信的交换工作。”

先拿自己做试验嘛,应该的,应该的。

至于出口的人工交换,那就没办法,人家都是用的人工,你不弄个人工交换,电话都没法进出。

“就这么一点个头的设备,就能完成800门电话的交换任务?”800门电话如果是人工交换的话,那得整一大个房间,放上一大堆人工交换机和话务员才能完成。

先不考虑话务员工资、这么多设备的维护等运行成本,就单单是设备本身的成本,其实就已经捞回本了,更别说供电、场地等其他边际成本。

仔细算下来,能节约好大一笔钱。

当然,这里说的是成本,不是售价,售价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特别是在一个技术出现的早期。

通信院有自己的交换机,这让其他单位的同志都很羡慕,说实话,和忙碌一天,情绪不稳的话务员打交道,不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如果双方哪一位还带点口音的话,那更麻烦。

就算话务员同志情绪稳定,可是这种交换机光是节约下来的时间,就是一笔财富。

“我们试验过,哪怕是通话两端中间通过多个程控交换机多级级联,接通速度也和刚才大家打电话的感受差不多。”通信院的同志笑道。

“好啊,太好了,这个东西,要尽快推广。就算不推广,也可以先铺开试验嘛,我们单位可以给你们当试验品,经费嘛,我们发扬一下风格,我们来出,就不给你们增加负担了。”验收组长乐呵呵的道。

其他单位的同志不干了,你这算盘珠子的声音,我在四九城外都能听得见!

“我们也可以。”

“对对对,他们单位工作重要,轻易耽误不得,这种试验性质的东西,还是我们先上,他们等稳定了再说。”

“我们也可以,我们的规模小,100门就够,既能达到试用的效果,投入又不是太大。”

“……”一时间,会场上的人们争先恐后,发扬风格,争当“小白鼠”。

眼见场面有些乱,坐镇此地的邮通委领导才拍了拍话筒:“同志们,非常感谢大家踊跃参加我们的试用工作。这个事情,我们后面再说,我们会出一个小规模试用计划,到时候欢迎各个兄弟单位报名参加。现在我们还是先搞验收,搞验收。”

这是邮通委在先进设备上的重中之重,没有之一,他亲自坐镇,算是非常正常的态度,他要是不来才奇怪了。

不但有他,还有邮通委的总工也来了,技术一把,在接受验收的时候来撑个场面再正常不过了,不过没怎么用得上,基本上课题组自己就把专家的问题给解决完了,他也就起到一个表达重视的效果。

要说还是领导水平高呢,开放式申请,但是事情不在这里谈,下来我们慢慢沟通,出一个统一的计划,制定好相关的要求和标准,到时候就你们自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而且这种设备肯定是邮通委自己用得最多,其他单位只能管到自己内部,邮通委可是负责全国的,这东西的推广,注定是个漫长的过程,主要还是钱的问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