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52章 无法仿制(今天还是4k,明天恢复日三章)(2 / 3)

加入书签

是一片特殊的单片机,从结构上看,没有外存,他们将映射程序写在了单片机内的掉电易失ram里,掉电之后,连映射程序都会丢失!这种完全封闭在单片机里的结构,导致我们根本没办法获取单片机里任何数据和程序!”

这就是高振东想的损招了,这种特殊的单片机,是在三分厂的那条小型集成电路生产线上生产出来的,就一个目的,让人没法很容易的获取里面的任何数据。

这种单片机除了需要执行的功能性指令外,根本和外界不作任何交流,甚至除了必要的功能性接口,其他接口一律没有,也就意味着根本没法把里面的数据和程序读出来。

而使用片内掉电易失ram替代程序存储器,进一步加大了读取难度。

掉电就什么都没有了,偏偏这东西的供电线,不磨断,那是根本看不到单片机本身的,就算有在芯片上雕的本事,也很难在不破坏程序和数据的前提下接触到芯片本身,更进一步的工作更是困难。

维塔利也是计算机方面的专家,他对此也并非束手无策。“那我们能不能先解决供电问题,比如采用化学手段溶解、或者物理手段去除环氧树脂,保证芯片的供电的前提下,直接从芯片内的数据总线上读取数据?”

这相当于要在硅片上接线,供电问题能不能解决先放一边,阿纳托利看了他一眼:“不可能,至少对于我们来说不可能。维塔利同志,硅片上的引脚,是他们在制造初期通过篜镀等手段做出了金属接点,然后才能接上引脚,你说的内部数据总线,首先,我们找不到,我们没法在万千晶体管中找出这条总线来,其次,找出来你也接不上线,最乐观的状态,我们需要面对的也是10微米宽的镀铝通道,甚至连这个条件都没有。”

这时,另外一位老毛子的专家从仪器前抬起了头:“不可能,你们打开芯片,就算把线接上了你们也读不到任何东西。”

“达瓦里氏,你的意思是?”这是一位电子方面的专家,虽然集成电路他同样玩不转,但是无论如何,在电子专业,他比搞计算机的维塔利和阿纳托利要强。

这名电子专家将手指向了一旁的一台仪器,仪器上的红色led数字看起来非常漂亮,这led数码管也是从南方同志那里进口的。

“这是毫安表,此时它正在测试的,正是你口中所说的这片地址译码单片机的电流和功耗,虽然里面的程序和数据已经丢失,但是正常情况下,它依然会耗电,但是你们注意看。”

一头雾水,不明所以的维塔利和阿纳托利两人,看向毫安表。

上面有个数字正在跳动,大概在数十毫安的范围。

电子专家伸手,从已经被打磨开的译码单片机顶上,移走了一片黑色的不透明塑料片,相当于将译码单片机的硅片直接暴露在了灯光下。

阿纳托利两人此时看见了一个非常神奇的现象,就在他将塑料片移开之后,极短的时间内,毫安表上的数字就急速跳变,变成了只有0.0几的样子。

“这代表什么?”深感不妙的维塔利问道。

“这代表着,一旦这片硅片暴露在光照之下,芯片的供电就会被切断,这和外部的那些漆包线都没什么关系,是这片芯片本身自带的功能。”

维塔利和阿纳托利两人非常明白,以这片芯片的特殊结构,哪怕只断电一秒钟,里面的数据和程序也将荡然无存。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阿纳托利心如死灰。

“我猜,只是一种猜测,他们在集成电路里的一些关键地方,直接在硅片上制作了光敏元件,融入了整个电路中。这些光敏元件只有一个功能,那就是在感受到光照之后,切断芯片的供电。”

把光敏元件做在硅片上,不是什么太麻烦的事情,特别是有了集成电路技术之后,只要在设计的时候考虑好就行了。

“那……”维塔利还想问什么。

这名电子专家摇了摇手:“我知道你想问什么,跨不过去的。这种元件他们可以在里面布置很多个,布置在任何一个地方,甚至布置很多种类型,可见光的、近红外的、远红外的……我们也完全没有办法从万千晶体管和其他结构里,将这些光敏元件一一找出来,这意味着芯片任何一个部分受到光照,都可能丢失数据。”

维塔利的确想从这些光敏元件上跨过去,但是到了这一步,他们已经明白,不可能了。

坏消息不止这一条,一名专家拿着一份资料,急匆匆的走进来。

“同志们,有个坏消息。”

这是临时被借过来的,这名同志是材料方面的,因为仿制组在拆解继电器的时候,发现了一些不太妙的情况,才临时抽他过来。

“说吧……”在场的几名老毛子已经早就麻木了,既然都是坏消息,那一次性听完,免得反复受折磨。

“他们的这种继电器,触点采用了一种非常特殊的材料,很明确的说,我们没有。”材料专家扬了扬手里的资料。

“难道是贵金属继电器?在旗人的纵横制交换机里有这种继电器。”

说穿了就是利用贵金属的优异特性,大力出奇迹,达到普通触点金属达不到的性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