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长孙清明找回周疏宁(1 / 1)
孙岑仔细看过那牵丝铃后,猜测道:“应是子母虫,母虫在主铃内,子虫在辅铃内。它们之间互有感应,晃动母铃,或者晃动子铃,它们都能感应到对方。”
这个说法和长孙清明理解的差不多,孙岑自小接触蛊虫,比他所了解的应该更多一些。
长孙清明又问:“如果子虫没有被戴在手上,母虫有办法找到它吗?”
孙岑答:“一般子母虫都是用于定位寻找,且必须要将蛊虫下在人身上,因为蛊虫是靠人的气血活着的。最高级的蛊虫,只要靠近种蛊人的体温便可存活。世子这个蛊虫应属世间罕见,独一无二的了。但若是离了人的气血,虫子则会进入休眠状态,恐怕很难找到。”
长孙清明道:“我要的不是难,而是能否,哪怕有千分之一的机会,也要破釜沉舟一试。”
孙岑知道,那位县主是这位世子心尖上的人,对方刚刚失踪一天,他便已经将所有能调动的力量全部调动了。
虽然这位表面上看上去仍冷静如常,但孙岑知道,一旦那位县主有什么意外,这位恐怕能大开杀戒。
所以孙岑虽然知道蛊虫离开人气想要复苏很难,却还是给了一个肯定的答案:“能。”
但是很难,而且如果那只蛊虫在脱离人气的状态下被唤醒,最多活不过半盏茶的工夫。
也就是说,他们要在半盏茶之内,确定另外一只蛊虫的所在方向。
长孙清明听到这个肯定的答案后便没再多说一句话,一边起身一边道:“走吧!随我去他最后消失的地方,后面的事就交给你了。让你最精锐的蛊兵跟着,找到人后本殿重重有赏!”
他说的是本殿,不是本世子,要知道在这个架空的时代,世子是不能称为本殿的。
聪明如孙岑自然不会多问一句,只是拿起颈间悬挂着的蛊哨,召来她最为敏捷的十个蛊兵,跟在长孙清明身后全速朝周疏宁消失的方向赶去。
而此时的周疏宁已经吃饱喝足,跟着阿弼去了藏书阁。
这里的书真的很多,周疏宁挑挑拣拣,拿了几本自己能看懂的。
这个时代的文字还是象形文,周疏宁穿过来这大半年,也学了个七七八八。
他拿的是几本关于民生与国政的书,以为自己会看不懂,谁料竟然都能看懂。
其实古往今来,讲民生与国政的无非几点。
比如孔子的“富民”“教民”,老子的“道治”,孟子的“民贵君轻”,荀子的“开源节流”“节用裕民”等等,都是为了民生而萌生出的思想。
周疏宁来自二十一世纪,他自认为自己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只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
在看过这些书后,又整理了一些自己在历史中所总结的所思所想,拿起毛笔将《民生》一卷重新整理扩写了一番。
“皇帝当仁政爱民,轻赋税劳役,当提升商人地位,减免农人税收……”
周疏宁一边碎碎念,一边乱七八糟的写着,但凡他觉得有用的就都一一列举了出来。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阿弼从旁安安静静的听着,给周疏宁倒了一杯甘冽的梅花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