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136【复起千万军】(1 / 1)

加入书签

大陆以西,吴国。

京城安阳,皇宫勤政殿内。

一幅巨型沙盘置于阶下,以高阳平原为主体,包括吴国东部三州之地与梁国灵、邓二州的辽阔地域。其中一些重要城池皆已标注出来,譬如吴国在平原中部修建的六座大城,如今被梁国牢牢掌控的虎城,梁国西军三座大营的驻地等等。

山川河流,尽皆在内。

现年三十七岁的宣武帝站在沙盘旁边,凝望着沙盘上的万里河山,眼里既有凝重沉肃,也有踌躇满志。

周围还有四人,分别是一身儒雅气质仿若文士的镇南大将军张青柏,神色凝重不怒自威的镇东大将军谢林。

另二人便是身材高大魁梧的镇北大将军刘知远,面容刚毅棱角分明的镇西大将军周德威。

他们便是吴国分掌军权的四方大将军,直接受宣武帝调派。都统院虽然有名义上的管辖监督之权,但实际上根本无法压制这四人,本质上起到的是参谋机要的作用。

因而连王崇云这样的后辈都会瞧不上大都统高程,只将他视作平庸无能之辈。

今日宁王高程亦不在场,从侧面印证了王崇云的想法便是事实。

宣武帝清冷的声音打破殿内的沉寂:“使臣回报,周国皇帝已经接受朕的联军提议。”

张青柏等四人齐声恭贺,但是明显可以看出,这四位大将军眼中并无过于热切的激动之色。

这并非是两年前的那场败仗摧毁了他们的信心,而是彼时与此刻的状况完全不同。

宣武九年,张青柏与谢林各领十万大军,沿南北两线对梁国边境军寨体系展开攻势,战略目的仅是夺回虎城。此战失败之后,吴国军力的确损失较大,但是还没有到崩溃的地步。梁国自然也清楚这一点,所以在取胜之后并未趁势西进,甚至没有借着这个机会从吴国朝廷手里谋夺一些好处,与他们对南周的做法完全不同。

但是仅仅两年之后,宣武帝谋求的不光是夺回虎城,而是与南周联手击溃梁国,进而瓜分那些富饶的土地。

这件事的难度大大提升,莫说吴国因为两年前那场败仗至今还在舔舐伤口,便是拥兵六十余万的鼎盛时期也非易事。然而四位大将军从始至终都没有劝谏宣武帝,因为这些掌兵大将心里清楚,倘若继续维持现状,以梁国展现出来的国力和潜力,吞并周国是必然之举,到那个时候他们便可以全力对付己方。

自从前魏覆灭之后,世间群雄并起陷入军阀割据的时代,最终梁、吴和周三分天下,但是任何一位有识之士都明白,这种状况不会持续太久,终将合而为一。

众人面露沉吟之色,张青柏当先开口道:“陛下,虽说周国面临的局势比我朝更为险峻,但是在臣看来,他们内部远没有我朝心齐。那位镇国公方谢晓去职之后,如今掌握军权的是梁国降将冼春秋,此人阴险狡诈心机深沉,我朝不得不防。”

宣武帝平静地道:“朕并未想过周国能战至一兵一卒,只要他们能够发兵吸引梁国南军的注意力,于朕而言便已足够。”

刘知远经过漫长的思考过后,不紧不慢地道:“陛下,臣认为眼下的确是筹谋动兵的最佳时机。”

宣武帝转头看向他,示意继续说下去。

刘知远便道:“梁国新君继位,论手腕与能力自然比不上开平帝,对于朝堂和军方的控制力度较弱,这是其一。虎城虽在梁国手中,但先前他们裁撤大部分军寨,西军防御能力降低,这是其二。周国虽然一直以来瞻前顾后,但如今两国兵强马壮,南下之势已成必然,纵然他们内部存在分歧,此时也容不得主和派继续横加阻拦,这是其三。”

张青柏迟疑道:“但是我军尚未完全恢复元气。”

镇北大将军周德威沉声道:“张将军,时不我待。”

他历来言简意赅,但众人都能明白这四个字的深意。

世间三国犹如三辆朝着一个方向行驶的马车,最开始的时候并驾齐驱,梁国或许稍稍领先一些。当时间来到宣武十一年秋天,象征梁国的马车已经明显超出一段路程,而且它的车身更加坚固,马匹数量更多脚力更强。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差距将会更大。

想要改变这种态势,只能在犹有余力的时候发起一场残酷又浩大的战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