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章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我要踏实赚钱!(1 / 2)

加入书签

新年第一天,滴的一声!

这次声音好像出现在了脑海里,oppo手机好像升级了。

原本已经没电的手机,现在已经跑到自己脑子里去了。

目前电量百分之四十一(不得不感叹真是一个神机)

之前抓到王二虎一群人,电量又上涨了百分之27,然后毫无动静。

张伟也想过,是不是去抓坏人就能上涨电量?

想了想还是算了,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甩了甩脑袋,索性不去想,投资房地产还有家具城一时半会见不到收益,现在得先做点什么,把手上的钱尽快投资出去,不然是越来越不值钱了!

看着许家村后边的空地陆陆续续出现的人群!

有了,我可以先开一家早餐店,这么多人,生意肯定好!

说干就干,张伟直接去县城买了一百个笼屉,锅碗瓢盆,还联系了一家大型百货,买了四十张长条桌和两百把椅子!

回到大队,直接租借了大队西边,紧挨着工地的空房子。

当老妈知道张伟风风火火的又要开早餐馆,人都愣住了,这孩子是要做什么啊?

反正也是干正事,索性不去管了。

第二天,张伟就给所有人安排了活计,老爹那是未来家具厂的技术指导,老丈人现在紧盯着工地。

这两位爹,前段时间被张伟安排去学车,也差不多了,准备把那辆桑塔纳给他们开。

杨淑颖怀孕了,暂时让她在家看看书,老妈主要负责家里的事,早餐厅这边有丈母娘帮自己,在雇十来个服务员,完美!

张伟这是两辈子第一次创业,说实话还是有点紧张,市里的工地靠的是张浩和岳阳那批建筑工人。

而家具厂这边有许庆民和老爹帮衬,自己最多只是提了一个想法!

想想还是有点小激动!

当天下午,老妈找了四个本村干活麻利的大婶,打扫这间屋子,别说,房间还挺大!

初步定的早餐品种有豆腐脑,豆浆,油条,烧饼,油丝面,炸糕,馄饨,紫菜蛋花汤,羊汤这些~

说干就干,很多东西都是张伟手把手的教,张伟虽说不懂创业,也不懂什么模式和管理,但是毕竟上辈子吃过喝过,至少他是懂味道的。

张伟还特意请来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厨师,专门负责早餐的制作。

这位厨师在县城里也算是小有名气,擅长制作地道的本地小吃。

有了这位师傅的加入,早餐馆的口味肯定能够得到保证。

为了确保食材的新鲜,张伟还专门找了几个可靠的供应商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

毕竟是吃的东西,最重要的就是健康和卫生,绝不能在这方面省钱!

在装修方面,张伟也是费了一番心思。

他请了专业的设计师,将这个原本空旷的屋子打造成了一个温馨舒适的就餐环境。

墙上挂上了几幅本地的风景画,这么一整还挺像样!

除此之外,张伟还注意到了细节,在每个餐桌上都放了免费的纸巾和牙签,还为顾客准备了小菜和调味品。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张伟在开业前的几天,亲自试做了每一种早餐,确保每一样都能达到自己的要求。

他还邀请了村里的几位长辈来试吃,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几天之后,早餐馆终于开业了。

门口挂着大红的横幅,上面写着“张伟早餐馆,欢迎您的光临!”

张伟还特意放了几挂鞭炮!

开业的第一天,张伟早早地起床,亲自站在门口迎接每一位顾客。

给大家介绍早餐的种类还有价格。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村民和过往的路人都被这家早餐馆吸引了过来。

这家早餐店,价格实惠,种类又多,口味还好,很快就成为了村里的一个热点,口碑相传,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张伟的早餐馆不仅吸引了村民,连周边几个村子的人也慕名而来。

早餐馆的生意日益兴隆,张伟开始考虑扩大规模,增加更多的餐点和座位。

为了满足更多顾客的需求,张伟决定招聘更多的员工。亲自面试,挑选了一批有责任心、手脚勤快的年轻人。

张伟还为他们提供了培训,确保每位员工都能提供优质的服务。

张伟的早餐馆不仅成为了村民们的日常聚集地,也成为了周边城镇居民周末休闲的好去处。

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展,张伟开始思考如何将早餐馆的品牌化、连锁化,他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在周边的几个城镇开设分店。

随着口碑的不断传播,早餐馆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张伟开始考虑将早餐馆的特色产品进行包装,做成可以外带的便当,方便顾客带走。

短短半个月,张伟早餐馆干的红红火火,张伟每天早出晚归,人都累瘦了一圈,杨淑颖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每天晚上都给他端好洗脚水,这或许是这个小女人唯一能做的了。

这天,施工队的人找上自己,河里的冰开化了,工地也准备开工了,家具厂还需要他来指挥建造!

张伟就将早餐店丢给自己的岳父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