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章 初见波澜(1 / 2)

加入书签

第二章:初见波澜

第二天一早,葛全辉特意提前半小时到达公司。他拎着一个不大的公文包,里面装着昨天加班到凌晨整理的客户资料。他知道,今天要跟着王德发去见一位重要客户,这可能是他加入恒信致远后最重要的一课。

王德发来得比他晚几分钟,穿着一件深灰色的西装,看起来精神不少。他走进办公室,扫了一眼葛全辉:“不错,挺守时的。资料带了吗?”

“带了。”葛全辉连忙站起身,把文件夹递过去。

王德发翻了几页,嘴角微微翘起:“有点心思,整理得不错。走吧,别让客户等急了。”

他们的目的地是一家名叫“恒达科技”的公司,主要生产智能家居产品。这家公司最近推出了一款新品,命名为“智域”。产品还没正式上市,商标却被商标局驳回了。恒达科技怀疑,是竞争对手针对他们进行恶意异议,导致商标申请被驳回。

两人乘车前往客户公司时,王德发简单给他讲了背景:“这单子不算小,恒达是我们老客户,他们新产品的推广全靠这个商标。昨天的资料你都看了吧?”

“看了,驳回理由是和一个注册在先的商标近似。”葛全辉回答。

“对,问题是对方的商标根本没在实际使用,很可能是囤积商标的恶意注册。”王德发低声说道,“但复审不是简单的‘对错’问题,得看我们的证据能不能打动商标评审委员会。”

葛全辉点点头,心里暗暗记下这些细节。知识产权代理的工作不仅仅是法律问题,更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规则为客户争取最大利益。

到了恒达科技的办公室,两人被引入一间装饰简洁的会议室。客户方的负责人是一位中年男人,自我介绍道:“我是恒达的法务经理,张磊。王经理,这次的复审麻烦你们多费心了。”

“张经理客气了,恒达是我们的重要客户,这事我们一定尽力办好。”王德发笑着应付,语气中透着几分圆滑。

张磊点了点头,转向葛全辉:“这位是?”

“我们公司的新人,叫葛全辉,刚加入没多久。这次带他来见见世面。”王德发简单介绍了一句,便拉开椅子坐下。

葛全辉连忙礼貌地说:“张经理好,以后还请多指教。”

会议室的气氛显得有些拘谨。张磊开门见山地说:“我们的商标‘智域’,被驳回的原因你们也看到了。评审委那边说近似度高,但我们产品已经开发完成了,商标注册不下来,上市会受很大影响。”

王德发点点头:“驳回复审的关键是证据。张经理,贵公司之前有使用‘智域’这个名字的相关证明吗?比如广告、宣传资料,或者销售合同。”

张磊皱起眉:“产品还没上市,这些东西没来得及准备。我们能提供的是研发时的一些内部文件,够不够?”

“如果能加上对方商标的使用证据,比如证明对方没有实际使用,也许会更有力。”王德发看了葛全辉一眼,“小葛,你怎么看?”

葛全辉愣了一下,意识到这是王德发有意考验他。他低头思索片刻,开口道:“张经理,这里有两个方向可以尝试。一是证明贵公司在实际研发中已经形成了‘智域’的品牌影响力,比如内部邮件、技术方案;二是针对对方商标,申请撤三程序(注:撤销三年未使用商标)。如果对方确实没有使用,评审委可能会更倾向支持我们的申请。”

张磊听后点了点头:“这个撤三程序,我们可以让法务团队配合你们。不过商标复审的时间比较紧,我们得赶在对方提出更多异议前提交完整材料。”

王德发满意地看了葛全辉一眼,接着补充道:“张经理放心,我们会尽快处理,把对方可能的攻击点也做成反驳意见一起递交。”

离开恒达科技时,时间已经接近中午。两人走出大楼,王德发点了一根烟,深深吸了一口,对葛全辉说:“今天表现不错。对客户来说,我们不只是做技术活的工具人,更是帮他们想对策的合作者。记住了,客户信不信你,全看你的专业和态度。”

“谢谢王经理指点,我会注意的。”葛全辉由衷地说道。

“别谢得太早,这案子刚开始,复审赢不了,你看客户还会不会对你笑。”王德发弹了弹烟灰,语气变得冷淡起来,“回去把材料补充好,明天要递交初稿。”

回到公司后,葛全辉立刻投入到案件资料的整理中。他发现,对方的商标虽然已经注册了五年,但确实没有找到任何实际使用的痕迹。通过商标局公开的数据库,他还注意到,对方公司在多个类别上注册了近百个商标,明显是“商标囤积者”。

他将这些发现写进复审意见中,并列出了三条关键理由:

对方商标的近似性不构成实际混淆;

对方商标没有实际使用,违反商标法相关规定;

恒达科技的“智域”已形成品牌影响,具有使用优先权。

这一整天,葛全辉都沉浸在整理和分析中,连晚饭都忘了吃。直到夜晚,公司里的人走得差不多了,他才揉着僵硬的脖子站起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